[发明专利]一种越橘耐较高土壤pH值胁迫能力鉴定指标的筛选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37452.3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6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乌凤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Q10/06;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21212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房艳萍;李馨 |
| 地址: | 11662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pH 胁迫 越橘 回归方程 能力鉴定 预测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逐步回归 分析 筛选 土壤 | ||
1.一种越橘耐较高土壤pH值胁迫能力鉴定指标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前一年进行土壤改良,将园土和草炭土按体积比1:1配比混合,再添加硫磺粉,添加量为1.2kg/m3,将上述成分混匀备用;选取高度一致且长势良好的一年生越橘扦插苗栽植于装有上述土壤的花盆中;栽植一个月后进行2种土壤pH值处理,即对照pH值为5.0,胁迫处理pH值为6.0;分别用硫酸在pH检测仪下调配成处理溶液用于土壤pH值处理;每隔2d浇灌处理溶液1次,每次每盆浇300mL。每次浇灌前用自来水冲洗土壤;不同水平土壤pH值处理90d后进行与耐较高土壤pH值胁迫能力相关指标的测定,所述耐较高土壤pH值胁迫能力相关指标为:生长指标、生理指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
(2)对步骤(1)获得的耐较高土壤pH值胁迫能力相关指标的相对值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不同主成分的贡献率,累计贡献率达到80%以上则保留该主成分,所保留成分即为用于较高土壤pH值胁迫鉴定指标的主成分(综合指标),利用公式(1)计算各品种的综合指标值Zi;所述公式(1)为;
式中,Zi为综合指标值;ai为单一指标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Xi为单一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值;
(3)采用隶属函数法将步骤(2)获得的综合指标值标准化,即根据某一越橘品种第i个综合指标值以及所有品种综合指标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每个品种每个综合指标值的隶属函数值;所述隶属函数值计算公式(2)为:
μ(Zi)=(Zi–Zimin)/(Zimax-Zimin)(i=1,2,···,n) (2)
式中,μ(Zi)为各综合指标值的隶属函数值,Zi为各品种第i个综合指标值;Zimax和Zimin分别为各品种第i个综合指标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根据越橘品种第i个综合指标值的贡献率,利用公式(3)计算每个综合指标对应的权重值;所述公式(3)为:
式中,i表示越橘品种综合指标,Wi表示第i个综合指标在所有综合指标中的权重值;Pi为第i个综合指标的贡献率;
(5)根据步骤(3)获得的每个品种综合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和步骤(4)获得每个品种综合指标的权重值,利用公式(4)计算各越橘品种耐较高土壤pH胁迫值能力的综合评价值(D值);所述公式(4)为:
式中,i表示越橘品种综合指标,D为各品种耐较高土壤pH值胁迫能力综合评价值,Wi为第i个综合指标在所有综合指标中的权重值,μ(Zi)为各综合指标值的隶属函数值;
(6)以各越橘品种耐较高土壤pH胁迫值能力的综合评价值D值作为因变量,以各鉴定指标的相对值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获得越橘耐较高土壤pH值胁迫能力的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获得的预测的D值越大,越橘品种耐土壤高pH值能力越强,反之,耐较高土壤pH值胁迫能力越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橘耐较高土壤pH值胁迫能力鉴定指标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耐较高土壤pH值胁迫能力相关的生长指标为株高生长量;生理指标为: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为: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为:最大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光化学猝灭系数和电子传递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橘耐较高土壤pH值胁迫能力鉴定指标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脯氨酸含量测定采用酸性茚三酮比色法;丙二醛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叶绿素含量测定用丙酮浸提分光光度法;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用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用愈创木酚法;过氧化氢酶活性用双氧水法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74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