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滑桩成孔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25827.4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1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鲜丽萍;郭子红;邹祖银;郭晓丹;余龙;黄河;刘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12/00;E21B12/06;E21B33/138;E21D5/11;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李华 |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抗滑桩成孔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新型抗滑桩成孔装置,包括千斤顶、现浇立墙(3)、框架梁(4)、预制顶管(8)、螺旋输送机(9)、掘进机(10)和导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立墙(3)浇筑距孔口一段距离处,且所述现浇立墙(3)与孔口长边平行;
所述框架梁(4)浇筑于孔口正上方,且所述框架梁(4)长边大于孔口长度,所述框架梁(4)短边与孔口等长,所述千斤顶包括水平方向千斤顶(1)和竖直方向千斤顶(2),所述水平方向千斤顶(1)设置有四个,且呈对称状安装在现浇立墙(3)上,所述竖直方向千斤顶(2)设置有两个,且向下安装在框架梁(4)长边;
所述导轨(12)铺设于现浇立墙(3)和抗滑桩孔之间,所述预制顶管(8)通过千斤顶、导轨(12)共同作用运至孔口并向下顶进桩孔内,且所述预制顶管(8)贴附在抗滑桩(11)的桩孔内壁;
所述螺旋输送机(9)和掘进机(10)均设置在抗滑桩(11)的桩孔内,所述掘进机(10)连接在螺旋输送机(9)的下方,且所述掘进机(10)位于抗滑桩(11)的桩孔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滑桩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立墙(3)的结构基础与锁口(7)共用一块地面;所述竖直方向千斤顶(2)利用顶进方式安装在横梁上,且向下顶进预制顶管(8)至桩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滑桩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2)呈水平状铺设于现浇立墙(3)和抗滑桩(11)的桩孔之间;所述掘进机(10)通过外设计算机控制和激光导向;所述抗滑桩(11)的桩孔护壁由预制顶管(8)段代替传统现浇护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滑桩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顶管(8)的管段接口由垫圈、外套环、橡胶止水带和衬垫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滑桩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为外面和任何断面均为质密、均匀、无裂缝或凹痕缺陷的橡胶圈,且橡胶止水带通过强力胶水粘贴于混凝土管口凹槽处,并在管节对接前涂有无腐蚀性润滑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滑桩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环为钢套环,且外环套在加工处至现场运输吊装过程中保持不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滑桩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为采用多层胶合板制成的厚度一厘米软木衬垫,并将其夹于前后管节钢套环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滑桩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11)成孔方式由掘进机(10)机械成孔,且掘进机(10)向下不断挖土达到一定深度时,框架梁(4)横梁上竖直方向千斤顶(2)将桩孔口预制顶管(8)一节一节的缓慢顶入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滑桩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土(5)边掘进边由螺旋输送机(9)送至孔口外。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抗滑桩成孔装置的成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方法包括:
S1、场地平整:测量放样、孔口部位的场地整平(6)及压实处理;
S2、抗滑桩锁口施工:机械与人工开挖出锁口(7)的外轮廓,在底部铺设水泥砂浆垫层,再进行钢筋绑扎,并在内侧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锁口(7);
S3、千斤顶安装:在距孔口一段距离处浇筑立墙,与孔口长边平行,千斤顶对称安装在立墙上;框架梁(4)浇筑于孔口正上方,长边大于孔口长度,短边与孔口等长,两长边分别安装2个向下的千斤顶;
S4、导轨安装:水平导轨铺设于立墙和抗滑桩(11)的桩孔之间,在测量的检测下,精确调整位置,直至满足要求,随即固定牢靠,保证将预制顶管送至桩孔口;
S5、成孔方式:掘进机(10)钻孔,顶管施工借助于千斤顶及顶管自重的推力,把掘进机(10)向下推进挖土;
S6、顶管放置:预制管段用吊车放到水平导轨上,水平导轨(12)将管段传送至桩孔口处,立墙上的千斤顶顶至桩孔上;
S7、管道顶进:掘进机(10)向下不断挖土达到一定深度时,横梁上的千斤顶将顶管一节一节的缓慢顶入桩孔内,直至设计深度后,由人工拆卸掘进机并取出;
S8、渣土输送:掘进机(10)向下挖土同时螺旋输送机(9)将渣土(5)输送至孔口外指定地点,再由人工运送至专门弃土地点堆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58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