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分析的自动炼钢方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24804.1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5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来;张波;贾鸿盛;张沛;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 地址: | 2009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分析 自动 炼钢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自动炼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转炉炼钢之前的原料信息,所述原料信息包括废钢质量、铁水质量、碳含量与造渣料配比;
在冶炼数据库中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原料信息在不同冶炼操作模式所对应的不同冶炼结果形成的数据分析模型;获取待分析的原料信息输入到所述数据分析模型得到对应的冶炼操作模式与冶炼结果;根据终点成分合格、温度合格且成本最低的性能考核输出最优冶炼操作模式,所述最优冶炼操作模式包括终点成分合格、温度合格且成本最低;所述冶炼数据库包括不同原料信息及不同冶炼操作模式所对应的不同冶炼结果,其中,所述不同冶炼操作模式包括渣量分批加入量和加入时间、氧枪吹氧时间、枪位、吹氧强度、脱氧合金化合剂加入量和时间;所述不同冶炼结果包括铁水温度、碳含量、硫含量和磷含量;
利用所述最优冶炼操作模式生成炼钢设备的控制指令,所述炼钢设备按照所述控制指令进行炼钢;所述炼钢设备包括自动加料控制系统、计时系统与自动氧枪;所述自动加料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控制信号称取待加入的辅料,并将其自动加入到转炉内,其中,所述辅料包括渣料与脱氧合金化合剂;所述计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的时间控制辅料的加入时间与氧枪的吹氧时间;所述自动氧枪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其吹氧强度与吹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自动炼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料控制系统包括:称重装置,用于称取待加入辅料的重量;加料装置,用于将称重的辅料加入到转炉内。
3.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自动炼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原料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转炉炼钢之前的原料信息,所述原料信息包括废钢质量、铁水质量、碳含量与造渣料配比;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原料信息查询冶炼数据库中与该原料信息对应的冶炼操作模式和冶炼结果,利用不同冶炼操作模式与不同冶炼结果比较得到最优冶炼操作模式;所述最优冶炼操作模式包括终点成分合格、温度合格且成本最低;所述冶炼数据库包括不同原料信息及不同冶炼操作模式所对应的不同冶炼结果,其中,所述不同冶炼操作模式包括渣量分批加入量和加入时间、氧枪吹氧时间、枪位、吹氧强度、脱氧合金化合剂加入量和时间;所述不同冶炼结果包括铁水温度、碳含量、硫含量和磷含量;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进一步包括:
数据分析模型,用于在冶炼数据库中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原料信息在不同冶炼操作模式所对应的不同冶炼结果形成的数据分析模型;
数据分析单元,用于获取待分析的原料信息输入到所述数据分析模型得到对应的冶炼操作模式与冶炼结果;
最优判别单元,用于根据终点成分合格、温度合格且成本最低的性能考核输出最优冶炼操作模式;
操作执行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最优冶炼操作模式生成炼钢设备的控制指令,所述炼钢设备按照所述控制指令进行炼钢;其中,所述炼钢设备包括自动加料控制系统、计时系统与自动氧枪;所述自动加料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控制信号称取待加入的辅料,并将其自动加入到转炉内,其中,所述辅料包括渣料与脱氧合金化合剂;所述计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的时间控制辅料的加入时间与氧枪的吹氧时间;所述自动氧枪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其吹氧强度与吹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自动炼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料控制系统包括:称重装置,用于称取待加入辅料的重量;加料装置,用于将称重的辅料加入到转炉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48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放置架
- 下一篇:上下游客户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