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高雾度高透光率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19409.4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18;B32B27/08;B32B37/00;C08L67/02;C08L33/12;C08K3/22;C08J5/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高雾度高 透光率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紫外高雾度高透光率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由上表层、芯层及下表层组成,所述芯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抗紫外聚酯切片5%~1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90%~95%;所述上表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抗紫外聚酯切片3%~9%、抗粘连剂1%~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90%~96%;所述下表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高雾度高透光率扩散母料10%~3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70%~90%。本发明得到的聚酯薄膜具有抗紫外、高雾度、高透光率等特点,雾度可达70%以上,透光率保持在80%以上,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窗膜和建筑玻璃贴膜领域,性能突出且工艺简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紫外高雾度高透光率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良好的成纤性、力学性能、耐磨性、抗蠕变性以及电绝缘性,在纤维、薄膜、聚酯瓶、工程塑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户外用聚酯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热和水等)的影响,会发生老化,目前市场上的普通PET薄膜品种众多,产品性能各有侧重,在抗紫外领域,虽然各薄膜生产企业和高校均有所研究,但是在抗老化时间和效果上,目前的PET薄膜还尚未达到客户的预期要求。
近年来,随着汽车和建筑业的发展,其种类和建筑结构的不断改变,窗膜及玻璃贴膜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汽车经常暴露在太阳下曝晒,不仅玻璃贴膜需要具有一定的遮蔽性和良好的透光性,还需要有效阻止紫外线对乘员的辐射;建筑玻璃窗膜需要既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在玻璃中的穿透率,又能兼具高雾度与高透光性,在保证隐私的同时又保证空间内良好的透光。为了满足使用需求,需要开发具有抗紫外、高雾度、高透光率的薄膜。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紫外高雾度高透光率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制得的抗紫外高雾度高透光率薄膜,具有优异的抗紫外、高雾度、高透光率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汽车窗膜及建筑玻璃贴膜等需要防紫外线、低能见度与高透光的环境。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紫外高雾度高透光率聚酯薄膜,由上表层、芯层及下表层组成,所述芯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抗紫外聚酯切片5%~1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90%~95%;所述上表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抗紫外聚酯切片3%~7%、抗粘连剂1%~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90%~96%;所述下表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高雾度高透光率扩散母料30%~3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65%~70%;
所述高雾度高透光率扩散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5%~90%、PMMA/有机硅复合微球10%~15%;
所述抗紫外聚酯切片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92%~95%、无机纳米抗紫外吸收剂5%~8%。
优选地,所述PMMA/有机硅复合微球由以下原料制成:有机硅单体共混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基三氯硅烷、引发剂Ⅰ、引发剂Ⅱ、催化剂、封端剂;优选地,所述有机硅单体共混物由化学式为CnH2n+1-SiCH3(OCH3)2、CN-SiCH3(OCH3)2、NH2-SiCH3(OCH3)2的有机硅单体按照摩尔比(0.8~1):(0.85~1):(0.9~1)共混得到,式中n=15~20;优选地,所述引发剂Ⅰ为环四硅氧烷、引发剂Ⅱ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催化剂为钛酸乙二酯、封端剂为三甲基硅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9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厚型BOPP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降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