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组件及光通信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11353.8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0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朱万清;李明洋;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10 | 分类号: | G02B27/10;H04B10/50 |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蓉 |
| 地址: | 6102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发生器 平行光 滤光片 透镜 汇聚光 激光组件 同一位置 偏移 发射 光通信设备 透镜设置 焦距 耦合 高效能 耦合光 射入 准直 合成 输出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组件及光通信设备,激光组件包括:第一激光发生器、第二激光发生器、第一滤光片和第一透镜。第一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激光发生器和第一滤光片之间的光路上,第一透镜用于将第一激光发生器发射的第一汇聚光偏移且准直成第一平行光,其中,第一平行光与第二激光发生器发射的第二平行光在第一滤光片上的同一位置处耦合成耦合光。通过采用第二激光发生器来发射第二平行光,无需考虑焦距问题,可以有效缩小设备体积,实现设备的小型化。通过第一透镜将第一汇聚光偏移,调整第一汇聚光的射入位置和角度,可使得第二平行光在第一滤光片上的同一位置完全的耦合,故在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基础上,又实现了高效能输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激光组件及光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激光组件的小型化、集成化、以及高效能化已经成为趋势。
在这一趋势下,一种方案是在激光组件内设置两个发射汇聚光的激光发生器,将两束汇聚光经过透镜准直,通过两激光发生器各自位置和角度的调整使两束汇聚光经准直透镜和耦合透镜后完成与插芯的匹配,从而实现高效能输出。但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由于汇聚光存在固定长度的焦距,故无法两个激光发生器设置很靠近耦合透镜,进而无法实现激光组件的小型化。另一种方案则是在激光组件内设置两个发射平行光的激光发生器,将两束平行光经过耦合透镜耦合到插芯。由于发射的是平行光,在安装两个激光发生器时则无需考虑焦距问题,故可以将两个激光发生器设置的很靠近耦合透镜,从而达到激光组件的小型化的目的。但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由于平行光激光器的封装难度大,很难保证两个激光器发出状态一致的平行光光束,这样使得两平行光经过耦合后无法同时保证与插芯的最佳匹配,继而导致激光组件的效能很低,无法实现高效能输出。
因此,在目前的这些方案中,小型化与高效能化无法得到较好的兼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组件及光通信设备,用以既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又可以实现高效能输出。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组件,包括:第一激光发生器、第二激光发生器、第一滤光片和第一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激光发生器和所述第一滤光片之间的光路上,所述第一透镜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发生器发射的第一汇聚光偏移且准直成第一平行光,其中,所述第一平行光与所述第二激光发生器发射的第二平行光在所述第一滤光片上的同一位置处耦合成耦合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通过采用第二激光发生器来发射第二平行光,无需考虑焦距问题,可以将第二激光发生器设置的很紧凑,故可以有效缩小设备体积,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另一方面,通过第一透镜将第一汇聚光偏移,调整第一汇聚光的射入角度,可使得第一汇聚光偏移且发散成的第一平行光与第二平行光在第一滤光片上的同一位置完全的耦合,故在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基础上,又实现了高效能输出。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光组件还包括:
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二滤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激光发生器和所述第一透镜之间的光路上,且所述第二滤光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汇聚光之间具有大于0的夹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激光发生器和第一透镜之间的光路上设置第二滤光片而将第一汇聚光偏移,可以使得第一激光发生器的设置位置可以往上或往下调整,以缩小设备的尺寸。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光组件还包括:
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二滤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滤光片和所述第一透镜之间的光路上,且所述第二滤光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平行光之间具有大于0的夹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滤光片和第一透镜之间的光路上设置第二滤光片而将第一汇聚光偏移,可以使得第一激光发生器的设置位置可以往上或往下调整,以缩小设备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3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