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取代-3-(1H-吡唑-1-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96845.4 | 申请日: | 201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大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31/12 | 分类号: | C07D231/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孙维傲 |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代 吡唑 丙烯酸 乙酯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3‑取代‑3‑(1H‑吡唑‑1‑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铁催化剂催化β‑酮酸酯类化合物、对甲苯磺酰肼和炔丙基类化合物三组分进行环化反应制备3‑取代‑3‑(1H‑吡唑‑1‑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收率高,而且具有高的区域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取代-3-(1H-吡唑-1-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杂环化合物的高效构建是有机合成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3-(1H-吡唑-1-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药物、材料等的合成中具有广泛用途,因而其合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Fustero,S.;Rosell,M.S.;Barrio,P.;Sim,A.From2000 to Mid-2010:A Fruitful Decade for the Synthesis ofPyrazoles.Chem.Rev.2011,111,6984-7034.]目前的合成方法主要集中在3-位未取代3-(1H-吡唑-1-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但对3-取代-3-(1H-吡唑-1-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的合成鲜有成功报道的例子。目前都是通过金催化吡唑类化合物对3-取代丙炔酸酯类化合物的1,4-加成来合成。[(a)Luo,G.;Chen,L.Gold-catalyzed stereoselective 1,4-conjugate addition of pyrazoles to propiolates and their hydrogenation to β-pyrazolyl acid esters.Tetrahedron Lett.2015,56,6276-6278;(b)Michon,C.;Gilbert,J.;Trivelli,X.;Nahra,F.;Cazin,C.S.J.;Agbossou-Niedercorn,F.;Nolan,S.P.Gold(I)catalysed regio-and stereo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hydroaminationof internal alkynes:towards functionalised azoles.Org.Biomol.Chem.2019,17,3805-3811.]。但是金催化剂价格昂贵,而且3-取代丙炔酸酯类化合物来源有限,因此限制了该方法在3-取代-3-(1H-吡唑-1-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铁催化剂催化β-酮酸酯类化合物、对甲苯磺酰肼与炔丙基类化合物的三组分环化反应,高效制备一系列3-取代-3-(1H-吡唑-1-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反应以铁金属前体和邻菲咯啉配体原位生成的金属络合物为催化剂,在回流反应温度条件下以甲醇等为溶剂进行,是一条操作简单、高收率、高区域选择性的合成新路线。
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取代-3-(1H-吡唑-1-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铁催化剂催化β-酮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对甲苯磺酰肼(其结构如式III所示)和炔丙基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I所示)三组分进行环化反应制备3-取代-3-(1H-吡唑-1-基)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V所示;
其中,Ar为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取代苯基的取代基选自C1-C40烷基、C1-C40烷氧基、卤素、硝基、酯基或氰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大连)有限公司,未经正大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68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