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82218.5 | 申请日: | 2019-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6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波;杨东乔;卢鸿坤;李杰;李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A47J36/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孙柳 |
| 地址: | 524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隔开 调味 炖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包括炖锅主体及锅盖,锅盖活动安装于炖锅主体上,锅盖设有安装孔,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还包括调味容器,调味容器呈柱形,调味容器包括侧壁、底部及端部,侧壁设有若干通孔,调味容器通过端部可拆卸地安装于锅盖的安装孔,侧壁及底部伸入炖锅中,通过上述设计,使用者能够在不开锅盖的情况下轻松添加调味配料,并用勺子搅拌,减少开盖时的热量损失,并且炖煮过程中实现调味渣与食材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炖锅,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厨房电器层出不穷。其中,炖锅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厨房电器。现有炖锅一般包括锅盖、外壳和内锅,内锅位于外壳内,食物放置于内锅中。在烹制某些炖肉、煲汤时,需要在后续添加调味料(花椒、八角、香叶等),此时打开锅盖,会导致锅中热量损失,并且最终煮好的食物中混有调味渣,影响食物口感与美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包括炖锅主体及锅盖,所述锅盖活动安装于所述炖锅主体上,所述锅盖设有安装孔,所述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还包括调味容器,所述调味容器呈柱形,所述调味容器包括侧壁、底部及端部,所述侧壁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调味容器通过所述端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锅盖的安装孔,所述侧壁及所述底部伸入炖锅中。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呈圆环形,所述侧壁呈圆柱形,所述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侧壁的外径,所述安装孔呈圆形,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凸起的外径并大于所述侧壁的外径,使所述调味容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还包括容器盖,所述容器盖设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端部卡扣防止炖锅烧煮时锅内热量散失。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部呈圆环状,所述卡扣部的内径与所述凸起的外径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握持部,便于所述容器盖被拿起。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底部及端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呈半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为实体,不设有孔、洞,避免调味料渣滓掉入食物中。
进一步地,所述调味容器安装于所述锅盖的形心处。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的锅盖设有安装孔,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还包括调味容器,调味容器呈柱形,调味容器包括侧壁、底部及端部,侧壁设有若干通孔,调味容器通过端部可拆卸地安装于锅盖的安装孔,侧壁及底部伸入炖锅中,通过上述设计,使用者能够在不开锅盖的情况下轻松添加调味配料,并用勺子搅拌,减少开盖时的热量损失,并且炖煮过程中实现调味渣与食材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的一立体图;
图2为图1的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的一分解图;
图3为图2的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的一锅盖的立体图;
图4为图2的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的一调味容器的一立体图;
图5为图2的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的调味容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6为图2的能够隔开调味渣的炖锅的容器盖的立体图。
图中:10、炖锅主体;20、锅盖;21、本体;22、安装部;23、安装孔;30、调味容器;31、侧壁;310、通孔;32、底部;33、端部;34、收容部;40、容器盖;41、盖体;42、卡扣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2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