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70958.7 | 申请日: | 201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聂齐齐;喻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65/38 | 分类号: | C07D265/38;C07D413/04;C07D413/12;C07D417/12;C07D279/22;C07D417/04;C07D413/14;C07D417/14;C07D405/04;C07D219/08;C07D405/12;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电子元件 电子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该含氮化合物如式I所示,其可降低器件的工作电压、提高器件效率,延长器件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子元件受到广泛应用,例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作为新一代显示装置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与传统的显示装置相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压特性、发光亮度、发光效率、色质、响应速度以及观赏视角等方面极具优势,并且成本低,因此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和寿命,通常在器件中使用叠层结构,其结构主要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有机层。当向阴极和阳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与阳极侧的空穴同时向发光层移动,且其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从激发态变为基态的过程对外发光。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高温下驱动时会出现工作电压上升、发光效率降低和寿命缩短等问题,导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专利文献CN109081783A供一种具有对称性的三芳胺类芳胺衍生物,可以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制备空穴传输层的材料。然而,依然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可降低工作电压、提高发光效率,延长器件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与R2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20的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40的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40的杂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30的杂芳基构成的组;
X1独立地选自:O或S;
X2独立地选自:CR3R4、NR5、O或S;
各R3和R4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30的杂芳基构成的组;
或者,所述R3和R4相互连接,且R3、R4和与它们共同连接的碳原子形成一个环体系,所述环体系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30的杂芳基构成的组;
各R5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30的杂芳基构成的组;
所述R1、R2、R3、R4及R5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分别独立地选自:氘、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3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和碳原子数为1-40的烷氨基构成的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9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