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睡眠呵护系统和睡眠呵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60074.3 | 申请日: | 2019-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1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林隽;何春华;梁恒文;钟广雄;李文胜;伍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三拾七度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66 | 分类号: | F24F11/66;F24F11/80;G05D27/02;F24F110/10;F24F120/14 |
| 代理公司: | 44100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魁 |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睡眠 环境温度检测 环境温度数据 调控指令 控制主板 目标用户 温度数据 远程检测 检测 温度调控设备 电性连接 分析处理 设备调控 输出环境 输出目标 睡眠位置 预设数据 元件电性 着凉 遮盖物 保暖 空调 输出 调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睡眠呵护系统和睡眠呵护装置,睡眠呵护系统包括:温度远程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并输出目标用户睡眠位置的睡眠温度数据;环境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并输出环境的环境温度数据;控制主板,与温度远程检测元件、环境温度检测元件电性连接,用于接收睡眠温度数据和环境温度数据;还用于将接收的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判断目标用户的状态,若处于人与保暖遮盖物分离的状态,则输出调控指令;设备调控元件,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用于根据调控指令调控目标用户所处环境中的温度调控设备以改变环境温度。本发明的睡眠呵护系统能够检测并判断用户是否踢被子,并可以根据情况调节空调温度,防止用户着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睡眠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睡眠呵护系统和睡眠呵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意身体健康,尤其是睡眠质量。
目前对于睡眠质量的监控,大多都是通过各式样的感测模块放在床席子下面,采集到人体的数据。经过控制器分析后形成一系列的数据,达到睡眠监测的目的。但是现有的睡眠监测的设备仅能够记录睡眠的状态,如果是老人、小孩,睡觉时可能会出现踢被子,可能会着凉,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在使用空调时,然而现有的睡眠监测的设备无法识别这类情况,无法提供相应的帮助支持。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识别睡觉踢被子的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睡眠呵护系统和睡眠呵护装置,能够检测并判断用户是否踢被子,并可以根据情况调节空调温度,防止用户着凉。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睡眠呵护系统,其包括:
温度远程检测元件,设置在目标用户睡眠时所处的位置外,用于检测并输出目标用户睡眠时所处位置的睡眠温度数据;
环境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并输出目标用户睡眠时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数据;
控制主板,与所述温度远程检测元件、环境温度检测元件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睡眠温度数据和环境温度数据;还用于将接收的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判断目标用户是否处于人与保暖遮盖物分离的状态,若处于人与保暖遮盖物分离的状态,则输出调控指令;
设备调控元件,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调控指令调控目标用户所处环境中的温度调控设备以改变环境温度。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调控设备为空调;所述设备调控元件为与所述空调适配的红外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环境湿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并输出目标用户睡眠时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数据。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远程检测元件为红外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元件,用于将所述睡眠温度数据、环境温度数据上传至互联网。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睡眠呵护装置,包括上述的睡眠呵护系统,还包括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主壳体;
所述温度远程检测元件、环境温度检测元件和控制主板均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所述主壳体上设有检测开口,所述温度远程检测元件位于所述检测开口处;
所述设备调控元件设于所述底座。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的灯,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灯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还设有反射件,所述反射件的反射方向朝向所述收容槽的槽口。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口上还设有将所述槽口封闭的透光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三拾七度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三拾七度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0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