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滤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41293.7 | 申请日: | 201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豪亮;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28 | 分类号: | B32B27/28;B32B27/02;B32B27/06;B32B27/34;B32B27/08;B32B27/12;B32B5/02;B32B5/26;B32B33/00;B01D3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过滤材料,该过滤材料包括第一耐热纤维网过滤层、第二织物增强层和第三耐热纤维网非过滤层,所述第一耐热纤维网过滤层中至少含有30重量%以上的聚苯硫醚纤维,所述第三耐热纤维网非过滤层中至少含有30重量%以上的间位芳纶纤维。本发明的过滤材料具有捕集效率高、耐高温、低压损的特点,可应用于垃圾焚烧炉、燃煤锅炉、沥青或金属冶炼炉等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气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过滤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针对当前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国家积极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多次提高重点行业烟尘排放标准。目前,国内在钢铁、电力、沥青和垃圾焚烧等行业广泛使用的耐高温烟尘过滤用袋式除尘器,对所用滤料要求性能较高,必须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腐蚀,抗氧化;耐高温性能好;力学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稳定的优点。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都采用化学纤维制成的过滤材料应用于袋式除尘器中,然而由于构成过滤材料中化学纤维的分布性差,纤维强度低,最终制得的过滤材料捕集效率效果差、压损高、通气度低。
如中国公开专利CN202410389U中公开了一种PPS纤维与芳纶纤维复合耐高温针刺毡,但耐高温范围为160~190℃,即连续工作温度为170℃,瞬间工作温度190℃,耐高温性差。另外,由于PPS纤维与芳纶纤维混合不均匀,导致所得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差,粉尘容易渗透到过滤材料中,导致压损上升快,捕集效率低,使用寿命短。
又如中国公开专利CN102335533A中公开了一种过滤材料以其用途,该过滤材料的过滤面层是由含有10~90wt%平均直径在10μm以下的耐热性纤维与含有10~90wt%平均直径在10~20μm 耐热性纤维混合组成的纤维网,虽然该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良好,但该过滤材料的非过滤面采用异型截面的耐热性纤维构成,虽然通气性、压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异型截面的耐热性纤维易变形,纤维强度会变小,对过滤材料整体起不到支撑作用,实际使用中易破损,同时异型截面之间缝隙大,环境中的粉尘更容易进入过滤材料内部,造成过滤材料的通气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捕集效率高、低压损的过滤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本发明过滤材料包括第一耐热纤维网过滤层、第二织物增强层和第三耐热纤维网非过滤层,所述第一耐热纤维网过滤层中至少含有30重量%以上的聚苯硫醚纤维,所述第三耐热纤维网非过滤层中至少含有30重量%以上的间位芳纶纤维。
本发明优选第一耐热纤维网过滤层中含有40~100重量%的聚苯硫醚纤维与0~60重量%的间位芳纶纤维,优选第三耐热纤维网非过滤层中含有0~60重量%的聚苯硫醚纤维与40~100重量%的间位芳纶纤维。
本发明的过滤材料任意一块200μm×200μm断面中第一耐热纤维网层中所含的聚苯硫醚纤维的含量优选为10~80重量%。
上述聚苯硫醚纤维的平均纤度优选为0.8~2.5dtex。
本发明过滤材料的平均孔径优选为5.0~14.0μm。
本发明过滤材料的克重优选为400~600g/m2。
本发明过滤材料中孔径在4.0~18.0μm的优选占95%以上。
在连续工作温度200℃下,处理6个月后,该过滤材料的纬向强度保持率优选为90%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聚苯硫醚纤维和间位芳纶纤维作为过滤材料的过滤层、非过滤层,过滤材料中聚苯硫醚纤维含量在一定得范围内,所制得的过滤材料具有耐高温、捕集效率高、压损低的特点。本发明的过滤材料可应用于垃圾焚烧炉、燃煤锅炉、沥青或金属冶炼炉等过滤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12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贝替定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温度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