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无触点稳压装置的模糊隶属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27734.8 | 申请日: | 2019-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2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峻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富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万文广 |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三阳路与解放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触点 稳压 装置 模糊 隶属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无触点稳压装置的模糊隶属度方法,具体包括:根据无触点稳压装置结构,制定无触点稳压装置控制策略;根据所述控制策略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得到初步输入电压与切换信号之间的关系;利用模糊隶属度算法优化所述初步输入电压与切换信号之间的关系,得到精确的输入电压与切换信号之间的关系;根据精确的输入电源与切换信号之间的关系,自动切换控制系统,完成所述无触点稳压装置的自动稳压工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不改变装置结构及相关器件的情况下,从无触点稳压装置切换规则的角度出发,采用模糊隶属度算法对切换规则进行优化,提高了装置的稳压效果与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无触点稳压装置的模糊隶属度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对无触点补偿式交流稳压器设计均只是对其结构以及器件的优化,如交流开关器件与结构的优化,电网与补偿回路隔离措施的优化。部分涉及到切换系统设计也仅是根据装置输入输出电压状态与补偿电压的能力罗列出了切换系统的切换规则。这样的考虑能够提高装置的稳压效果与可靠性,但其优化往往伴随着成本的提高,且电压控制精度仍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无触点稳压装置的模糊隶属度方法,对某无触点补偿式交流稳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从中推导出切换规则,并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其切换规则进行了优化。
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应用于无触点稳压装置的模糊隶属度方法,具体包括:
S101:根据无触点稳压装置的结构,制定无触点稳压装置控制策略;
S102:根据所述控制策略,设计无触点稳压装置控制切换系统,得到初步的输入电压uIN与切换信号σ之间的关系;
S103:利用模糊隶属度算法优化所述初步输入电压uIN与切换信号σ之间的关系,得到精确的输入电压uIN与切换信号σ之间的关系;
S104:根据精确的输入电压uIN与切换信号σ之间的关系,自动切换控制系统,完成所述无触点稳压装置的自动稳压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无触点稳压装置结构具体包括:三相调压装置EA、EB、EC;其中每一相都由三个不同变比的调压变压器T1、T2、T3及每一相各自的晶闸管组件THSCR1、THSCR2、THSCR3,装置总开关KS、旁路开关KBP、调压变压器高压侧熔断器FU和装置监控系统组成;所述晶闸管组件THSCR1、THSCR2和THSCR3均由反并联晶闸管TH1、TH2、TH3、TH4、反并联晶闸管各自的阻容吸收模块RC1、RC2、RC3、RC4组成的H桥、高压侧短路晶闸管THS、阻容吸收模块RCS和短路功率电阻RS组成。
进一步地,步骤S101中,所述控制策略,具体为:所述无触点稳压装置全程对输入电压以及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当其输入电压uIN处于调压稳压工作范围内0.6pu~0.95pu或者1.05pu~1.4pu时,所述无触点稳压装置才开始进行调压工作;所述pu,指以所述无触点稳压装置输出电压的额定值UN为基准值,即所述无触点稳压装置的输出电压额定值为1p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富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富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7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