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伪标签的生成方法、验证方法及系统和防伪标签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95942.0 | 申请日: | 2019-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6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明;叶斌;廖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晓明 |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陈远洋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标签 生成 方法 验证 系统 | ||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防伪标签的生成方法、验证方法及系统和防伪标签,包括获取二维码包含的表层字符串,将其与防伪数码字符串合并,计算合并后字符串的MD5值,取MD5值中的至少一位作为标识符;将防伪数码字符串分割为至少两个字符块,利用随机算法分别对不同字符块赋予颜色,字符块与标识符排列于底层标签上;将二维码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利用随机算法分别对不同区域赋予颜色,二维码设置为表层标签,且表层标签与底层标签中的标识符对应处预留有孔位;利用打印设备输出表层标签和底层标签,并将底层标签具有防伪数码字符的一面和表层标签中与二维码相背的一面贴合形成防伪标签。该防伪标签采用多种加密措施结合颜色极大增强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条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伪标签的生成方法、验证方法及系统和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防伪标签又叫防伪标识,防伪商标,是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但目前的防伪标签存在易复制或重复使用,不能完全达到对商品真实性验证的防伪识别效果。
数码防伪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加密函数对有序的原始数码进行加密以实现乱序,再将加密数码附着在防伪标识上,供使用者查验。另一方面,查询受理服务系统将被查询数码采用逆函数进行解码,还原成原始数码,并与系统事先保存的原始数码比较,根据比对结果得出判断结论。由于此方法已使用的时间过久,并且是采用单维度加密,其安全性面临挑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防伪标签的安全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伪标签的生成方法、验证方法及系统和防伪标签,用以解决现有防伪标签存在容易被伪造的问题。
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伪标签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二维码包含的表层字符串,将其与防伪数码字符串合并,计算合并后字符串的MD5值,取MD5值中的至少一位作为标识符;
S2:将防伪数码字符串分割为至少两个字符块,利用随机算法分别对不同字符块赋予颜色,字符块与标识符排列于底层标签上;
S3:将二维码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利用随机算法分别对不同区域赋予颜色,二维码设置为表层标签,且表层标签与底层标签中的标识符对应处预留有孔位;以及
S4:利用打印设备输出表层标签和底层标签,并将底层标签具有防伪数码字符的一面和表层标签中与二维码相背的一面贴合形成防伪标签。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标识符取自MD5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末位。利用表层字符串和方位数码字符串综合计算的MD5值十进制数的末位作为标识码具有唯一性,难以被伪造。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将防伪数码字符串分割为4个字符块,4个字符块呈矩形阵列排列于底层标签上,标识符置于矩形阵列的中部。分割的防伪数码字符串作为底层数码,使信息具有不可预知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将二维码划分为4个区域,二维码中部设置有与标识符对应的孔位。表层二维码作为初步防伪和基本信息的载体,便于进行识别和信息的获取。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2和S3中的颜色赋予方式具体为:预先设定颜色代码对照表,以及不同字符块和不同区域对应的颜色代码计算公式;根据计算公式随机选取表层字符串或防伪数码字符串中的不同位数进行运算,将结果进行取模运算获得对应的颜色代码;基于颜色代码获取颜色代码对照表中的颜色,赋予对应的字符块或区域相应的颜色。利用随机的字符运算获取颜色代码,可以进一步提升防伪标签的防伪能力。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打印设备包括彩色数码印刷机,彩色数码印刷机被设置为根据计算的颜色代码将防伪数码字符串按不同字符块对应的颜色代码打印至底层标签上,将二维码按不同区域对应的颜色代码打印至表层标签上。具有运算能力的彩色数码打印机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直接将表层标签和底层标签进行颜色赋予并打印输出,标签的生成极为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晓明,未经周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5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