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沉积修复的地下结构顶部裂缝室内模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91176.0 | 申请日: | 2019-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6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丁剑敏;陈庆;朱铁梅;顾楠;朱合华;朱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 代理公司: | 11589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志敏 |
| 地址: | 214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储液槽 下储液槽 混凝土 管片 电源组件 阳极 气阀 电沉积 内表面 外置 裂缝 钢筋 正极 室内模拟装置 地下结构 非对称性 修复应用 负极 上端 外环面 内置 气泵 修复 地下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沉积修复的地下结构顶部裂缝室内模拟装置,包括上储液槽和下储液槽,上储液槽设在下储液槽上端,上储液槽和下储液槽之间共同放置有混凝土顶管片,混凝土顶管片的外环面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储液槽的内表面及下储液槽的内表面相接触,上储液槽的上部设有气阀并通过气阀连接有气泵,混凝土顶管片内置入有钢筋,且混凝土顶管片上设有裂缝,上储液槽的外部设有电源组件,下储液槽的内底部放置有外置阳极,电源组件的正极通过导线与外置阳极相连接,电源组件的负极通过导线与钢筋相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对电沉积修复应用在地下用结构非对称性的混凝土上的效果的模拟,有利于进行推广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沉积修复的地下结构顶部裂缝室内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地下结构受到岩土体和地下水等复杂地下环境作用,一旦损坏不易或不可更换。因此,为维持或者提高地下结构的健康服役性能,探索新型、有效的地下结构混凝土修复方法意义重大。
电化学沉积方法是一种新兴的适用于水环境下混凝土裂缝修复手段,应用到地下混凝土裂缝修复中,可对基体微扰动的同时,实现对混凝土的修复,因此探索其在既有地下结构混凝土裂缝修复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当今混凝土电化学沉积修复试验较多,然而大多都采用完全浸泡方式进行修复,未考虑到地下用混凝土的结构非对称性特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沉积修复的地下结构顶部裂缝室内模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电沉积修复的地下结构顶部裂缝室内模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沉积修复的地下结构顶部裂缝室内模拟装置,包括上储液槽和下储液槽,所述上储液槽设在下储液槽上端,且所述上储液槽的内部和下储液槽的内部之间相连通,所述上储液槽和下储液槽连接的部分夹设有密封胶,所述上储液槽和下储液槽之间共同放置有混凝土顶管片,所述混凝土顶管片的外环面分别与相对应的上储液槽的内表面及下储液槽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混凝土顶管片的上表面与上储液槽的内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地下原状水,所述上储液槽的上部设有气阀并通过气阀连接有气泵,所述混凝土顶管片的下表面与下储液槽的内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电解质修复液,所述混凝土顶管片内置入有钢筋,且所述混凝土顶管片上设有裂缝,所述上储液槽的外部设有电源组件,所述下储液槽的内底部放置有外置阳极,所述电源组件的正极通过导线与外置阳极相连接,所述电源组件的负极通过导线与钢筋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顶管片两端的中部与密封胶所在的水平面相对齐。
优选的,所述下储液槽外部下表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架。
优选的,所述上储液槽上部且远离气阀的一侧设有上进水阀,所述混凝土顶管片的上表面与上储液槽的内表面所形成的空间内的最低处的上储液槽上设有上出水阀。
优选的,所述下储液槽下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下进水阀和下出水阀,所述下进水阀连接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顶管片开设有参比电极埋设孔,所述上储液槽的外部设有电位监测仪,所述电位监测仪所连接的参比电极埋设在参比电极埋设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1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