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进料生物质颗粒发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88439.2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7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魏喜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尚亿锅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F24H9/18;F23K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标 |
| 地址: | 242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进料 生物 颗粒 发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进料生物质颗粒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壁设置有底座;集热室,所述集热室位于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集热室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下蓄水管、设置在所述下蓄水管上方的上蓄水管,所述下蓄水管为矩形结构,且由四个管体首尾相连,所述下蓄水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下蓄水管的上表面等间距垂直设置连接有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顶端与所述上蓄水管相连,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炉膛端口上,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热室的左侧,本发明能够保证生物质在自动进料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进料生物质颗粒发生器。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发生器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在现有的生物质颗粒发生器中,一般通过在炉室内燃气进行燃烧对锅体进行加热,但由于现在的生物质颗粒发生器的锅体和炉体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向生物质发生器进料时,经常发生生物质颗粒在进料口堵塞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进料生物质颗粒发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自动进料生物质颗粒发生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进料生物质颗粒发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底壁设置有底座;
集热室,所述集热室位于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集热室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下蓄水管、设置在所述下蓄水管上方的上蓄水管,所述下蓄水管为矩形结构,且由四个管体首尾相连,所述下蓄水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下蓄水管的上表面等间距垂直设置连接有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顶端与所述上蓄水管相连,所述集热管外壁之间均焊接有集热板,所述上蓄水管的顶部覆设有密封板,所述集热室的右端设置炉膛端口;
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炉膛端口上,其中,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设置在所述进料斗下方的输送管,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通过支架与所述输送管连接,所述固定管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输送管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固定管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固定管内壁转动卡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穿过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所述输送管内,其中,所述下料管外壁设置有一圈齿条,所述齿条位于该间隙内,所述输送管外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输送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设置在所述输送管内部的螺旋杆连接;
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热室的左侧,所述净化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出烟管,所述出烟管上设置有吸风机。
优选的,所述炉膛端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热管之间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中部贯穿有外套管,其中,所述集热管分别与所述集水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集热室与所述壳体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上蓄水管的上方设置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下表面通过导气管与所述上蓄水管连接,所述冷凝管的左侧通过回流管与所述下蓄水管连接,所述冷凝管的上表面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安装有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的上端口位于所述冷凝管最低水平线之上。
优选的,所述下蓄水管的外侧设置有输气装置,所述输气装置包括分气管,所述分气管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另一侧均匀设置有与所述下蓄水管连通的细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集热管由弧形壁和折皱壁焊接而成,所述弧形壁设置在外侧,所述折皱壁设置在内侧,其中,该折皱壁由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互焊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尚亿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尚亿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8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锅炉
- 下一篇:一种基于分组稀疏性的动态载荷识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