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泪槽沟脂肪固定缝合手术器械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86655.3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圣英;邱立东;李春财;张笑天;黄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圣嘉新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品慧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2 | 代理人: | 黄岳巍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59号院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泪槽沟 脂肪 固定 缝合 手术器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泪槽沟脂肪固定缝合手术器械,包括:握持杆;导线板,设置于握持杆的端部,用于对切缘附近的脂肪组织进行轻压分离以确定泪槽沟缝合的缝线位置;引线孔,开设于导线板上,用于对缝合线进行缝合导向;脂肪固定凸起,一端一体成型于握持杆上,且与导线板位于握持杆的同一侧,用于对眶隔脂肪进行固定,就此,通过该固定脂肪凸起对切口周围的眶隔脂肪进行固定,以避免在手术时眶隔脂肪异位以及由此造成的手术不良反应。从而,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效果更为确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泪槽沟脂肪固定缝合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睑袋是中面部老化的主要特征,有时还伴有泪槽沟和睑颊沟畸形,通常采用下睑眶隔脂肪瓣和带蒂眼轮匝肌瓣填充术,对伴有泪槽沟和睑颊沟畸形进行矫治。一般采用传统睑袋手术的患者,需要去除内、中、外部分眶隔脂肪,对需行眶隔脂肪填充者,将眶隔脂肪制成带蒂脂肪瓣。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切口的开设,极易导致眶隔脂肪释放,造成手术不良反应,而且,在缝合时,由于缝合空间狭小,导致传统手术器械难以完成缝合,反复操作,组织创伤大、手术时间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泪槽沟脂肪固定缝合手术器械,其克服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泪槽沟脂肪固定缝合手术器械,包括:握持杆;导线板,设置于所述握持杆的端部,用于对切缘附近的脂肪组织进行轻压分离以确定泪槽沟缝合的缝线位置;引线孔,开设于所述导线板上,用于对缝合线进行缝合导向;脂肪固定凸起,一端一体成型于所述握持杆上,且与所述导线板位于所述握持杆的同一侧,用于对眶隔脂肪进行固定。
可选的,还包括:摩擦凹槽,设置于所述脂肪固定凸起的侧面,所述摩擦凹槽呈喇叭状设置,且所述摩擦凹槽的内侧壁边缘均呈倒圆角设置。
可选的,所述导线板呈扁平状设置,而且,所述导线板表面呈光滑设置。
可选的,所述导线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握持杆的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范围为:70°至80°。
可选的,所述脂肪固定凸起与所述导线板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5-2cm。
可选的,在朝向所述导线板的方向上,所述握持杆的宽度之间变小。
通过本发明的泪槽沟脂肪固定缝合手术器械,通过该导线板在手术过程中,对切缘附近的脂肪组织进行固定,以保护被释放的脂肪,从而避免异位缝合。此外,通过该设置有引线孔的导线板,可以在切口下引出深部缝线,并将缝线打结固定,使得可以在缝合空间狭小的情况下,实现缝合位置准确、固定牢靠的效果。此外,通过该固定脂肪凸起对切口周围的眶隔脂肪进行固定,以避免在手术时眶隔脂肪异位以及由此造成的手术不良反应。从而,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效果更为确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泪槽沟脂肪固定缝合手术器械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泪槽沟脂肪固定缝合手术器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手术器械;11、握持杆;12、脂肪固定凸起;13、导线板;14、引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圣嘉新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圣嘉新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86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