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多种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水稻土类型植被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76618.4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2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东;张霞;魏红波;杨小林;周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陈懿 |
| 地址: | 43402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多种 多年生 湿地 植物 修复 水稻 类型 植被 方法 | ||
1.一种混合多种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水稻土类型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水稻土类型河岸植被现状,选择各季节生长,耐水湿具发达根系和根状茎系统的多年生植物;
步骤二、根据排灌渠不同位置种植相应多年生植物,并且保留原有各种植物及其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多种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水稻土类型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排灌渠长度小于3公里时,所述主排灌渠前1/3渠段栽培春夏秋生长的多年生植物菰草、南荻、芦苇、芦竹,株行距为20-30厘米,所述春夏秋多年生植物生长达100-150平方米再栽培另一物种或几种,轮替进行,所述主排灌渠剩余2/3渠段栽培秋冬春季节生长植物红蓼、虉草、泥蒿、酸模、鹅观草,株行距为10-20厘米,所述秋冬春季节生长植物种植达200-300平方米再栽培另一物种或几种,轮替进行,间或栽培春夏秋生长物种,所述春夏秋生长物种每物种达50-100平方米,并在水面开阔区域栽培莲藕,芡实等;主排灌渠长度大于3公里时,在排灌渠进入湖泊或河流前2公里位置,栽培水体污染指示植物莼菜,并建立水体监测站,在排灌渠进入湖泊或河流前2公里位置以下,在水面和渠岸栽培春夏秋和秋冬春植物构建污染物拦截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多种多年生湿地植物修复水稻土类型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灌渠前分布了多支细小支排灌渠,所述细小支排灌渠从沟渠底部至顶端,补充栽培春夏秋生长的生物量大的多年生植物菰草、南荻、芦苇、芦竹,株行距为20-30厘米,所述春夏秋多年生植物生长达100-150平方米,再栽培另一物种或几种,轮替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6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