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温器及冷却水的通路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62041.1 | 申请日: | 2019-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梅也;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器 冷却水 通路 构造 | ||
1.一种恒温器,设置于在车辆中应用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冷却水通路的中途,其中,具备:
恒温器壳体,构成所述冷却水通路的一部分;
阀芯,配置于所述恒温器壳体的内部,并且开闭所述恒温器壳体内的流路;及
跳动阀,安装于贯通所述阀芯的插通孔,
所述跳动阀具备贯通所述插通孔的柱部、和连结于所述柱部中的上游侧且能够闭塞所述插通孔的头部,
所述阀芯包括:
阀主体;
第1保护构件,所述第1保护构件以与所述阀主体的下游侧的面抵接的方式配置,并且包含所述插通孔的第1开口缘;及
第2保护构件,所述第2保护构件以与所述阀主体的上游侧的面抵接的方式配置,并且包含所述插通孔的第2开口缘,
所述第1保护构件及所述第2保护构件的材质的维氏硬度比作为所述第1保护构件及所述第2保护构件以外的部分的所述阀主体的维氏硬度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器,
所述阀芯中的所述插通孔的内周面由所述第1保护构件及所述第2保护构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温器,
所述跳动阀具备连结于所述柱部中的下游侧且防止所述跳动阀从所述插通孔脱出的防脱部。
4.一种冷却水的通路构造,具备:恒温器,设置于内燃机中的冷却水通路的中途;及导入通路,连接于所述恒温器的下游端,并构成所述冷却水通路的一部分,其中,
所述恒温器具备:
恒温器壳体,构成所述冷却水通路的一部分;
阀芯,配置于所述恒温器壳体的内部,并且开闭所述恒温器壳体的流路;及
跳动阀,安装于贯通所述阀芯的插通孔,
所述跳动阀具备贯通所述插通孔的柱部、和连结于所述柱部中的上游侧且能够闭塞所述插通孔的头部,
所述阀芯包括:
阀主体;
第1保护构件,所述第1保护构件以与所述阀主体的下游侧的面抵接的方式配置,并且包含所述插通孔的第1开口缘;及
第2保护构件,所述第2保护构件以与所述阀主体的上游侧的面抵接的方式配置,并且包含所述插通孔的第2开口缘,
所述第1保护构件及所述第2保护构件的材质的维氏硬度比作为所述第1保护构件及所述第2保护构件以外的部分的所述阀主体的维氏硬度高,
所述导入通路连接于所述内燃机中的汽缸体的水套,
在所述内燃机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所述恒温器壳体中的比所述阀芯靠上游侧的空间夹着所述阀芯而配置于比所述恒温器壳体中的比所述阀芯靠下游侧的空间靠上侧处,
所述插通孔中的上侧的开口位于比所述导入通路与所述汽缸体的水套的连接部位靠上侧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水的通路构造,
所述插通孔中的下侧的开口位于比所述导入通路与所述汽缸体的水套的连接部位靠下侧处,
所述第1保护构件及所述第2保护构件相对于所述阀芯中的所述第1保护构件及所述第2保护构件以外的部位向上侧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20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相机装置
- 下一篇:用于主动深度感测的方法和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