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控式自动除气装置及船舶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61066.X | 申请日: | 2019-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0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赖柯宇;唐彪;罗佳佳;梁永康;刘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7/54 | 分类号: | F02M37/5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 地址: | 5107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控式 自动 装置 船舶 | ||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控式自动除气装置及船舶。该电控式自动除气装置包括除气筒,所述除气筒上设有进油管、出油管以及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出油管的上侧,所述除气筒内于出气管和出油管之间设有浮球液位开关,所述出气管上连接有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浮球液位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浮球液位开关的信号,并判断是否需要打开电磁阀。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控式自动除气装置能够根据除气筒内的气体量自动除气,避免了气体进入至主机内,从而避免了混有空气的燃油降低主机功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控式自动除气装置及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主动力系统,即主机燃油日用系统中燃油介质通常由燃油日用舱或者燃油日用油柜提供。当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主机处于运行状态下,需通过管路从燃油日用舱/燃油日用柜持续获取燃油,燃油在主机油缸内燃烧为船舶提供动力。
主机处于运行状态下,应保证燃油日用舱/燃油日用柜所提供燃油的油压及流量保持稳定。在未完全密闭的环境下,从燃油日用舱/燃油日用柜至主机之间的管路内燃油存在空气时,空气将随燃油供给进入主机内,将导致主机供油的压力波动,供油的流量也相应产生波动。这将会降低船舶主机的燃油效率,从而降低了船舶主机功率,影响船舶稳定行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控式自动除气装置,以解决使用现有技术中船舶主机内易混入空气而导致功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安装上述电控式自动除气装置的船舶。
本发明的一种电控式自动除气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控式自动除气装置包括除气筒,所述除气筒上设有进油管、出油管以及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出油管的上侧,所述除气筒内于出气管和出油管之间设有浮球液位开关,所述出气管上连接有出气管路,所述出气管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浮球液位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浮球液位开关的信号,并判断是否需要打开电磁阀。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气筒包括筒体以及筒盖,所述筒盖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所述进油管和出油管设置在所述筒体上,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筒盖的中心位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管的轴线与所述出油管的轴线相垂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管位于出油管的上侧,所述筒体于出油管的下侧设有泄油管,所述泄油管的轴线与所述进油管的轴线相平行。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泄油管上设有泄油阀。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路上设有与所述电磁阀串接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位于所述电磁阀与出气管之间。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路包括主管路以及与所述主管路并联的应急管路,所述电磁阀与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主管路上,所述应急管路上设有手动阀。
本发明的一种船舶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舶包括燃油系统管路以及与燃油系统管路连接的主机,所述燃油系统管路上连接有上述电控式自动除气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电控式自动除气装置及船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减压防护油箱
- 下一篇:燃料喷射装置及燃料喷射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