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55169.5 | 申请日: | 2019-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6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川嶋理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系统 | ||
搭载在车辆上的网络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第一总线,当所述多个传感器发送感测数据时使用该第一总线;多个执行器;第二总线,当执行器接收控制数据时使用该第二总线;中央电子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感测数据执行运算,并生成所述控制数据;第三总线,当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感测数据并发送所述控制数据时使用该第三总线;以及中继器,该中继器配置为:将在所述第一总线上流动的数据传递至所述第三总线,将在所述第三总线上流动的数据传递至所述第二总线。并且阻止从所述第三总线至所述第一总线的数据流和从所述第二总线到所述第三总线的数据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车辆等上的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许多车载装置(称为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搭载在车辆上,它们连接至总线,构成网络系统。每个ECU包括一个处理器,并从设置在车辆中的各个传感器获取关于车辆的每个部分的状态、车辆的行驶状态(例如速度)、车辆周围的道路和目标的状态、对车辆执行的操作等的信息。可选择地,每个ECU从其他ECU获取上述信息。
每个ECU基于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基于处理结果控制各个执行器中的每个执行器(例如制动器和动力总成),或发送数据至其他ECU。每个电子控制单元共享车辆所需的功能(例如驾驶辅助),并具有自己的作用。
除了执行驾驶辅助功能等的ECU之外,还存在传感器ECU,该传感器ECU设置在每个传感器中,并单独地操作传感器,或者,例如,处理或校正来自传感器的输出。此外,还存在执行器ECU,该执行器ECU设置在每个执行器中,从其他ECU接收控制数据,并基于所接收的控制数据单独地操作执行器。
随着车辆功能的提高,ECU的数量在增加。特别地,为了改善驾驶辅助功能,提供了新的电子控制单元以执行处理,例如碰撞避免、车道保持、前车跟踪、速度保持、停车辅助等。然而,当ECU的数量增加时,为了连接许多ECU,总线的布线长度变得更长,并且由于总线的特性或在与ECU的连接点处产生的反射,通过总线传播的信号的波形失真增加。
因此,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180109号(JP 2006-180109 A)中公开的网络系统通过经由网关连接两个网络(其中每个网络包括多个节点(ECU)),从而划分总线并减少一条总线的布线长度。在JP 2006-180109 A中公开的网络系统中,每个网络提供两条总线,每个节点连接至两条总线,从而进一步缩短了一条总线的布线长度。
发明内容
由于提供了许多具有单独功能的ECU,提供至每个ECU的处理器数量增加,因此成本增加。此外,在例如JP 2006-180109 A中公开的网关中,通常,处理器基于包括在数据中的标识符执行例如从一个网络选择和发送数据到另一个网络的高级处理。因此,成本增加,处理所需的时间变得相对长。特别地,网关启动时的初始延迟时间增加。因此,数据发送可能会丢失或延迟。此外,将多条总线连接至每个ECU需要多个控制器来管理与总线的连接以及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因此,成本增加。
本发明提供了低成本的车载网络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搭载在车辆上的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第一总线,其连接至所述多个传感器,当所述多个传感器发送感测数据时使用所述第一总线;多个执行器;第二总线,其连接至所述多个执行器,当所述多个执行器接收控制数据时使用所述第二总线;中央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其配置为基于所述感测数据执行运算,并生成所述控制数据作为用于使用所述多个执行器共同执行车辆控制的数据;第三总线,其连接至中央ECU,当所述中央ECU接收所述感测数据并发送所述控制数据时使用所述第三总线;以及中继器,其连接至所述第一总线、所述第二总线和所述第三总线。该中继器配置为:在对所述数据的波形进行整形的同时,将在所述第一总线上流动的数据传递至所述第三总线;在对所述数据的波形进行整形的同时,将在所述第三总线上流动的数据传递至所述第二总线;并且阻止从所述第三总线至所述第一总线的数据流和从所述第二总线到所述第三总线的数据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5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