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物联网平台架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30538.5 | 申请日: | 201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8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辉;蒋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实龙创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 地址: | 20043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规则 引擎 联网 平台 架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物联网平台架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并通讯连接的应用层、系统业务层、网络层和设备层,所述系统业务层包括规则引擎模块、数据库规则事件表和用于处理逻辑业务的API接口;所述应用层包括监控平台控制端,所述监控平台控制端包括与所述数据库规则数据表相关联的规则事件设置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规则引擎技术实现了业务逻辑规则与系统的高度分离,提供了专门的业务逻辑接口,方便业务人员对逻辑规则实现自定义,同时规则引擎技术指定了一套完善的规则设计语法,用户可以从复杂的商业系统规则中抽象出相对应的逻辑规则,通过规则引擎技术使得平台系统在维护和开发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物联网平台架构。
背景技术
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1999年,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客观世界中的物物相连,它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革命,是21世纪人类社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又一次技术延展。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全面融合,其本质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互联网依然是物联网的核心与基础,物联网利用互联网进行扩展和延伸;第二,物联网终端传感器可以嵌入到任何物联网监控设备上,这些物联网设备利用相关技术接入互联网可以进行智能化信息交换与通讯。
物联网广泛应用于定位系统、智能家居感应系统、监控识别系统等多个领域,通过物联网设备使得传感器设备具有一定的智能性。物联网设备的智能性主要在于物联网设备能通过互联网实现设备与后台服务器接口的互联,然后通过互联网服务器端做一定的智能处理,从而形成广泛的智能物联网设备网络。在物联网设备网络上可以实现多种物联网设备共同识别、共同管理、共同监测。物联网通过相关技术可以实现物品问的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在布置物联网设备时,首先在物联网设备中内置传感器设备,通过传感器设备接收外界环境变量,并且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相应数据;接着再把物联网设备接入互联网从而使得服务器端可以获得数字化的物联网监控数据;服务器端收到数据后在后台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返回处理分析后的结果给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接收处理指令从而对设备进行相应的监管处理。
传统的物联网平台采用垂直式结构体系,这种体系结构具有以下不足点:不能对传感器设备的标准进行统一,不同物联网系统设备间无法实现物联网平台的复用,并且会使得各物联网平台间相似功能开发模块无法复用,使得物联网平台的开发效率降低,平台的扩展性难以得到提升。物联网共性平台设备可以改善上述遇到的问题,物联网共性平台通过制定统一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标准,使得多种物联网设备都能够接入公共数据平台,提升了平台的扩展性。不同的物联网平台间的相似功能模块也得到了复用,这大大增加了平台的开发效率,减少了开发成本,方便开发人员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理。同时应用系统业务构建于统一平台之上,使得设备和数据能够共享,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传统的物联网平台业务结构中,业务逻辑嵌入到平台的各个模块中,并且依附在固定的模块中,随着传入设备信息的变化,开发人员需要时实对各个模块中业务逻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管理,防止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信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人们通过在物联网平台查看、监测更多的物联网设备监控数据。然而物联网设备种类繁多,若为每一种物联网设备定制一套监控逻辑,则会花费巨大的代价用于维护物联网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物联网平台架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物联网平台架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并通讯连接的应用层、系统业务层、网络层和设备层,所述系统业务层包括规则引擎模块、数据库规则事件表和用于处理逻辑业务的API接口;所述应用层包括监控平台控制端,所述监控平台控制端包括与所述数据库规则数据表相关联的规则事件设置模块。
优选的,所述设备层包括网关和分别与网关连接的多个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实龙创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实龙创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5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