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菌度食用性动物胶原蛋白肠衣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14777.1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3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江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2C13/00 | 分类号: | A22C13/00;A22C17/14;G01M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林伟 |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菌度 食用 动物 胶原 蛋白 肠衣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菌度食用性动物胶原蛋白肠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切割,通过切割设备将切割后的动物皮、肠子进行清洗干净;酸碱处理,清洗干净的动物皮和肠子加入一定的水,先用蛋白酶进行酶处理,经过酶处理的动物皮和肠子清洗干净后再进行酸碱处理;绞碎,对酸处理后的动物皮和肠子采用绞碎设备进行绞碎;提取,通过高压过滤装置提取纤维;配制,提取出来的纤维加入其它原料,搅拌均匀;肠衣制备,采用肠衣制备流水线挤压喷出管状肠衣,把肠衣放入热水中进行熟化定型;检测,采用肠衣检测设备对加工好的肠衣密封性检测。本发明实现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肠衣检测,检出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肠衣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菌度食用性动物胶原蛋白肠衣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肠衣主要用牛、猪等动物的真皮层为原料,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提取胶原蛋白纤维,再加入添加剂等,经过机械成型和改性处理,成为可食人造肠衣,主要用作填制香肠和灌肠的外衣。
传统的肠衣检漏是通过在肠衣内灌水,用手把肠衣两端固定,然后通过人眼辨别肠衣是否漏水,这样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漏检,或使一些较小的洞很难被发现,造成检查不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菌度食用性动物胶原蛋白肠衣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菌度食用性动物胶原蛋白肠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切割:通过切割设备将切割后的动物皮、肠子进行清洗干净;
b、 酸碱处理:清洗干净的动物皮和肠子加入一定的水,先用蛋白酶进行酶处理,经过酶处理的动物皮和肠子清洗干净后再进行酸碱处理;
c、 绞碎:对酸处理后的动物皮和肠子采用绞碎设备进行绞碎;
d、 提取:通过高压过滤装置提取纤维;
e、 配制:提取出来的纤维加入其它原料,搅拌均匀;
f、 肠衣制备:采用肠衣制备流水线挤压喷出管状肠衣,把肠衣放入热水中进行熟化定型;
g: 检测:采用肠衣检测设备对加工好的肠衣密封性检测;
其中,所述肠衣检测设备包括机体、设于机体上的第一滑轨、可移动设于第一滑轨上用于固定肠衣一端的左夹持部、固定设于第一滑轨上用于固定肠衣另一端的右夹持部、设于机体上的第二滑轨、可移动设于第二滑轨上的检测装置、用于驱动左夹持部移动的驱动部、设于机体上的第三滑轨、可移动设于第三滑轨上便于左夹持部固定肠衣的套件,所述左夹持部包括第一移动座、转动设于第一移动座上的进水管、转动设于进水管一端的齿座、转动设于齿座轴心处的调压水管、等距环形分布设于调压水管外壁上的多个第一顶板、套于调压水管外侧固定设于齿座上的套环、等距环形分布设于套环上的多个第二顶板和密封件,制作好的肠衣先套在套件上,人工拉动套件在第三滑轨上移动,方便套件上的肠衣套在套环上,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相向移动,完成对肠衣的加紧固定,同时密封件向套在套环上的肠衣移动,对加紧处密封,肠衣另一端通过右夹持部完成固定,进水管对肠衣注满水,调压水管控制肠衣内水压力增压和减压,检测装置检测肠衣漏水处,并切掉漏水处。本发明通过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完成对肠衣的两端进行固定和密封,通过进水管对肠衣内注入水,再通过调压水管对肠衣内的水压进行调节,使肠衣内的水有一定的压力,且不会对肠衣造成损坏,使肠衣上的洞可以喷出水柱,便于检测装置检测;通过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完成对肠衣的一端固定,再通过密封件对固定处密封,装夹快速,避免加紧处漏水影响肠衣整体的检测,通过套件使肠衣快速的套在套环上,减少套肠时间;通过检测装置完成对肠衣破洞处检测,同时还能自动的把破洞处剪切,直接回收合格的肠衣;通过上述各零部件之间运转实现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肠衣检测,且检出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江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浦江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4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