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03448.7 | 申请日: | 2019-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6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朝;孙丽丽;蒋涛;史明慧;郝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J171/00 | 分类号: | C09J171/00;C09J171/02;C09J167/02;C08G65/336;C08G65/333;C08G63/91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黄以琳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氧烷封端 聚醚型 锂电池 粘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在锂电池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溶剂和氰酸盐依次加入三口反应瓶搅拌混合,再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升温至70-100℃,恒温30分钟活化分散均匀;
2)分别将计量的氯硅烷和聚醚基醇,或将氯硅烷和聚酯基醇滴加至步骤1)的活化反应液中,因放热反应温度升至90-120℃,维持其温度范围持续反应6-8小时,通过C-NMR核磁检测其-NCO基团达到反应计量点结束,降至室温过滤得到滤液;脱除溶剂获得所述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其中,所述氰酸盐、氯硅烷、聚醚基醇的摩尔比为1:0.625-1.4:0.4-0.6;或所述氰酸盐、氯硅烷、聚酯基醇的摩尔比为1:0.625-1.4:0.4-0.6;
所述氯硅烷的分子式如式所示:
式;
式中R1、R2、R3为C1~C18的脂肪族烷基或C1~C6的烷氧基团,且R1、R2、R3中至少有一个为C1~C6的烷氧基团;b为0或1;
所述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分子式如式所示:
式;
上式中,R1、R2、R3为C1~C18的脂肪族烷基或C1~C6的烷氧基团,且R1、R2、R3中至少有一个为C1~C6的烷氧基团;a为0或1,R为聚醚基或聚酯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在锂电池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氰酸盐的分子式如式所示,其中式中M为Li、Na或K;
M-NCO 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在锂电池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基醇为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聚氧化丙烯醚二元醇、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聚氧化乙烯醚二元醇、聚氧化乙烯醚三元醇、聚四氢呋喃二元醇或聚四氢呋喃三元醇;所述聚酯基醇为聚酯二元醇: 所述聚酯二元醇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苯二甲酸-1,6-己二醇聚酯二醇或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在锂电池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基醇或聚酯基醇分子量均为1000~16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在锂电池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氰酸盐中的氰酸基团与聚醚基或聚酯基醇中的羟基摩尔比为1.0~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在锂电池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溶剂为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环丁砜、乙腈、氯仿、四氯化碳或苯甲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氧烷封端的聚醚型锂电池粘合剂在锂电池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相转移催化剂为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碘化钾、环糊精、四乙基碘化铵、18-冠醚-6、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吡啶、三丁胺、碘酸钾或溴化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34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