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井内的天线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97137.4 | 申请日: | 201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人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天线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电梯通讯的安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电梯井内的天线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和天线底座,固定底座固定在电梯井的竖直侧壁上,天线底座通过水平轴与固定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天线安装结构还包括导向组件、随动件和导轨,导轨竖直设置,随动件与导轨竖直滑动连接,随动件与天线底座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绕接在导向组件上,并且随动件的升降方向与天线底座的转动方向相同。随着电梯在电梯井内升降,电梯能够带动随动件沿导轨进行升降,之后随动件利用钢丝绳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天线底座相对固定底座转动,实现了在电梯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天线底座同步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以提升平板天线的覆盖范围,从而降低平板天线的布置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通讯的安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电梯井内的天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进入电梯之后通讯设备就会丢失信号的情况,导致在搭乘电梯的阶段无法进行正常通讯。现阶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会在电梯井内架设天线,保证电梯井内的通信能够正常进行,通讯设备包括平板天线和周期对数天线,平板天线安装在电梯井内,周期对数天线安装在房顶上。平板天线在电梯井内一般设置有多个,平板天线是通过天线安装结构固定在电梯井的墙面上,平板天线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平板天线的朝向,从而保证电梯井内的信号均布。
现有的天线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和天线底座,固定底座固定在竖直的电梯井墙面上,天线底座与固定底座之间采用一根水平的铰接轴转动连接,并且天线底座与固定底座之间的铰接轴平行于固定底座所固定杆的平面。在需要调节天线的朝向时,相对固定底座转动天线底座即可进行调节。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电梯井内的天线一旦角度和朝向调节完成之后,一般是不会再进行调节,平板天线对于其朝向所在的方向的信号接收和传递的能力较强,而其他方向则会较弱,若电梯井的深度较深时,为实现全面覆盖,则需要设置多个平板天线,又因为平板天线的覆盖范围有限,因此需要的平板天线的数量会较多,从而提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电梯井内的天线安装结构,达到了降低电梯井内天线布置数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梯井内的天线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底座和天线底座,固定底座固定在电梯井的竖直侧壁上,天线底座通过水平轴与固定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天线安装结构还包括导向组件、随动件和导轨,导轨竖直设置,随动件与导轨竖直滑动连接,随动件与天线底座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绕接在导向组件上,并且随动件的升降方向与天线底座的转动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电梯在电梯井内升降,电梯能够带动随动件沿导轨进行升降,之后随动件利用钢丝绳在导向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天线底座相对固定底座转动,实现了在电梯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天线底座同步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以提升平板天线的覆盖范围,从而降低平板天线的布置数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导轨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上限位组件和下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限位组件和下限位组件能够对随动件进行限位,保证随动组件的行程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不会带动天线底座相对固定底座过度运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板、弹簧、挂钩和支撑杆,固定板固定在导轨上,挂钩的上端与固定板铰接,支撑杆的上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挂钩固定连接,挂钩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支撑杆抵接;随动件上开设有与挂钩挂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随动件向上移动至与上限位组件抵接时,首先随动件会与挂钩相抵接,挂钩相对固定板转动,当随动件的卡槽移动至挂钩处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挂钩迅速卡入卡槽内,并且此时随动件被固定板限位后不再上移,随动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拉动挂钩与卡槽抵接,起到对随动件的卡接限位作用,避免随动件在重力作用下沿导轨下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人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人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71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