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底架前端防撞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80939.4 | 申请日: | 201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飞;徐涛;董静;胡基贵;刘英博;鲍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1/08 | 分类号: | B61F1/08;B61F1/10;B61F19/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底架 前端 结构 | ||
1.一种轨道车辆底架前端防撞结构,包括端梁(1)、边梁(3)、缓冲梁(2)和车钩安装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1)为箱型结构,具有安装梁(110)、背板(111)、上盖板(18)和下盖板(19),所述安装梁(110)开设有供防爬器(9)的导向管(91)穿过的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周围布置有螺栓孔(15),安装梁(110)在安装孔(11)周围的区域加厚,所述端梁(1)内部具有设于安装梁(110)和背板(111)的导向筒(17)和螺栓安装管(92),所述导向筒(17)前端与安装孔(11)对接,所述螺栓安装管(92)前端与螺栓孔(15)对接,所述端梁(1)内部还设置有斜向筋板(16),所述斜向筋板(16)设置于导向筒(17)的两侧,并形成开口朝后的夹角,该夹角的角度范围为60-90°,所述安装梁(110)的外端、上盖板(18)和下盖板(19)的外端与边梁(3)焊接; 所述导向筒(17)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垂向筋板(112)与上盖板(18)和下盖板(19)连接,以传递垂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11)开设有与导向管(91)对接的安装孔和与螺栓安装管(92)对接的螺栓孔,导向管(91)、螺栓安装管(9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梁(110)和背板(111)焊接,防爬器安装螺栓(94)依次穿过防爬器安装板(93)、安装梁(110)、螺栓安装管(92)和背板(111)后通过防爬器安装螺母(95)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1)与车钩安装梁(4)之间焊接两根斜梁(5),两根斜梁(5)之间形成开口向前的60°-9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车钩安装梁(4)的中部与端梁(1)的中部之间焊接有前变截面梁(6),车钩安装梁(4)与缓冲梁(2)之间焊接有后变截面梁(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梁(110)的加厚处设置有机加工面(12),上盖板(18)和下盖板(19)的对应位置的内凹,支撑该加厚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19)的底面焊接有顶车垫板(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前端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斜梁(5)和后变截面梁(7)设置有减重孔,斜梁(5)前端焊接于端梁(1)和边梁(3)的相交处,并且设置角型补板进行加强。
8.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底架前端防撞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09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