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减光计及其减光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73818.7 | 申请日: | 201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9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蔡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赛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11390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31520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控制单元MCU 减光 数模转换模块 模拟电压 接收源 自适应 光强度信号 测试要求 放大输出 判断结果 输出 变化量 发光源 国标 测量 转化 | ||
1.一种自适应减光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源、接收源、微控制单元MCU和放大模块;
所述接收源,用于接收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并将接收到的光强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放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将电信号放大后输出到微控制单元MCU的数模转换模块DA;放大模块还接收所述数模转换模块DA输出的模拟电压,并根据所述数模转换模块DA输出的模拟电压调节放大模块所能采样到的电信号强度;
所述微控制单元MCU,用于接收所述放大模块输出的信号,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变化量来计算相应的减光率,并根据计算结果调节微控制单元MCU中的数模转换模块DA输出的模拟电压,使得放大模块的输出始终处于线性工作区,不会出现饱和或者截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减光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跨导放大模块、前置放大模块以及后级放大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减光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级放大模块采用窗口比较器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减光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级放大模块包括运放U1A和运放U1B,运放U1A同相端连接微控制单元MCU中数模转换模块DA输出端DA_OUT,运放U1A反相端分别连接运放U1A输出端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和运放U1B反相端,运放U1B同相端通过电阻R1连接前置放大模块的输出端IN_PUT,运放U1B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为后级放大模块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减光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的驱动采用恒流驱动。
6.一种自适应减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接收源接收发光源发出的光;(2)接收源将接收到的光强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3)所述电信号发送到微控制单元MCU,微控制单元MCU根据接收的电信号的变化量来计算相应的减光率;(4)微控制单元MCU根据计算得到的减光率,调节微控制单元MCU中数模转换模块DA输出的模拟电压。
7.一种自适应减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接收源接收发光源发出的光;(2)接收源将接收到的光强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3)所述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后发送到微控制单元MCU,微控制单元MCU根据接收的放大后的信号的变化量来计算相应的减光率;(4)微控制单元MCU根据计算得到的减光率,调节微控制单元MCU中数模转换模块DA输出的模拟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赛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赛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38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