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拦污栅智能清污机的操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72322.8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8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谭金铃;肖嘉伟;赵春华;余竹玛;李立军;杨伟;席明龙;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15/06 | 分类号: | E02B15/06;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拦污栅 智能 清污机 操作方法 | ||
1.一种拦污栅智能清污机的操作方法,所述拦污栅智能清污机,它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顶部固定有支架台(12),所述支架(1)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滚轮槽,在支架(1)之间的滚轮槽上滑动配合安装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侧壁上通过连接件(5)可转动的安装有清污板(4),所述固定板(7)上加工有网格疏水结构,所述清污板(4)与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提升动力机构相连,所述固定板(7)的顶部与用于驱动其升降的卷扬装置相连;
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未工作状态下,固定板(7)和清污板(4)通过连接件(5)相连接,并位于拦污栅(16)挡水面的水下部位;
Step2:通过安装在清污板(4)上的清污检测装置(19)自动检测位于水下上方的污物,且当拦污栅漂浮污物积累厚度达到需处理条件时,污物处理灯(20)发出报警,并控制提升动力机构和卷扬装置;
Step3:启动提升动力机构,通过提升动力机构的提升卷扬机(11)对拉升钢绳(15)进行卷扬,进而拉动钢丝环(6),通过钢丝环(6)拉动清污板(4)绕着连接件(5)转动,使其紧贴在固定板(7)上;
Step4:再启动卷扬装置的升降卷扬机(13),通过升降卷扬机(13)拉动升降钢绳(14),通过升降钢绳(14)对固定板(7)进行提升,并使固定板(7)沿着拦污栅(16)提升,进而通过网格疏水结构将位于拦污栅(16)上的污物收集到与清污板(4)所构成的收集盒体内部;
Step5:待收集盒体内部的污物收集满之后,通过开启开口板(3)将其内部的污物排出,准备下一次收集;
Step6:在固定板(7)下降过程中,通过自重块(18)利用重力实现固定板的下降,通过斜三角自重块下方为三角顶边,在满足利用重力下降的同时,针对拦污栅污物层较厚的情况,也能够把漂浮污物顶开,保证了自由下降,进而进行下一次污物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拦污栅智能清污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其使用过程中,将支架(1)整体设置在待清洗的拦污栅(16)的前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拦污栅智能清污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的两侧壁上安装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与滚轮槽相配合并构成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拦污栅智能清污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的底部固定有自重块(18),所述自重块(18)采用斜三角自重块;所述清污板(4)支撑在自重块(18)的顶部,并与其顶部斜面保持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拦污栅智能清污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板(4)的其中两面采用固定挡板;所述清污板(4)的倾斜底端通过销轴(2)铰接有开口板(3),所述开口板(3)和清污板(4)上都加工有漏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拦污栅智能清污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板(4)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其上方污物的清污检测装置(19),所述清污检测装置(19)通过信号线与污物处理灯(20)相连,并控制整个装置的启动;所述污物处理灯(20)安装在支架台(12)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拦污栅智能清污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在清污板(4)上的钢丝环(6),所述钢丝环(6)上连接有拉升钢绳(15),所述拉升钢绳(15)穿过设置在固定板(7)上的拉升孔(8)并与提升卷扬机(11)相连,并控制其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拦污栅智能清污机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装置包括升降钢绳(14),所述升降钢绳(14)的一端与滑轮(10)固定相连,所述滑轮(10)通过滑轮支架(9)固定在固定板(7)的顶部中间部位,所述升降钢绳(14)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支架台(12)上的升降卷扬机(13)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23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谷挑流鼻坎
- 下一篇:一种基于潮流能的海漂垃圾回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