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航式围油栏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70060.1 | 申请日: | 201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栾国华;李国柱;张炳路;储胜利;刘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15/08 | 分类号: | E02B15/08;E02B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周永君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航式围油栏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气式浮体装置以及自航式围油栏,装置包括:浮体组件、两个气体输送装置和两个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浮体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浮体组件内部设有沿所述浮体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气腔,且各个所述气腔分别连通至不同的所述排气管;两个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浮体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气腔连通。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充气式浮体的充气效率,并能够通过充气和/或排气流量的控制实现该充气式浮体的行进方向的自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充气式浮体装置以及自航式围油栏。
背景技术
当溢油发生后,首要任务是围控溢油,防止其继续扩散,为回收处理溢油打下基础。
目前,围控溢油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工作船布放围油栏进行溢油围控。在布放围油栏前,要对溢油事故附近海域进行勘察,了解和掌握溢油点的位置、溢油漂移的方向、溢油分布范围、潮汐状况、风速、流速等情况,通过综合判断,选择后合适位置布防围油栏。
然而,现有的围油栏布放时需要人力或者借助船只外力进行布放,且由于不同的水域环境围油栏的布放角度是不同的,针对方向、流速多变的水域围油栏的布放角度很难随流速和流向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使得现有的围油栏布放方式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充气式浮体装置以及自航式围油栏,能够有效提高充气式浮体的充气效率,并能够通过充气和/或排气流量的控制实现该充气式浮体的行进方向的自动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充气式浮体装置,包括:浮体组件、两个气体输送装置和两个排气管;
所述排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浮体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
所述浮体组件内部设有沿所述浮体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气腔,且各个所述气腔分别连通至不同的所述排气管;
两个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浮体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气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组件包括:第一浮体、第二浮体和至少一个第三浮体;
所述第一浮体设置在所述浮体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浮体设置在所述浮体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三浮体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之间;
所述第一浮体、第二浮体和至少一个第三浮体中均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各个所述第一腔室依次连通,形成一个所述气腔;各个所述第二腔依次连通,形成另一个所述气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浮体的一端为密封端,所述第一浮体的另一端为第一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第三浮体连接;
两个所述排气管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浮体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密封端之间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端为锥柱体部件,且该锥柱体部件中的半径较大的圆形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通,该锥柱体部件中的半径较小的圆形端密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浮体的一端为安装端,所述第二浮体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
两个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安装端上;
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第三浮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浮体、第三浮体和第二浮体中的各个所述第一腔室之间依次应用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各个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0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阀
- 下一篇:具有轴向浮动的内接触部的同轴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