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帘式气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62698.0 | 申请日: | 2019-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1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光由;奥原正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21/232 | 分类号: | B60R21/232;B60R21/213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陈砚文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气囊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帘式气囊装置。当帘式气囊(16)膨胀且展开时,狭缝部(52)内侧的独立部(54)朝向座椅靠背(58A)与中柱装饰物(50)之间的间隙向车辆下侧膨胀且展开。如果独立部(54)与座椅靠背(58A)干涉,则独立部(5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弯曲。同时,帘式气囊(16)的除独立部(54)之外的区域向车辆下侧膨胀且展开,而不受独立部(54)的位置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帘式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2002-293211(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涉及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发明。该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包括帘式气囊,所述帘式气囊在车辆乘员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膨胀且展开。帘式气囊的下边缘部的布置到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一侧的区域相对于下边缘部的其它区域被布置在车辆上侧处。作为结果,抑制了在膨胀且展开期间帘式气囊的下边缘部与座椅靠背的上部之间的干涉。
JP-A No.2002-337648(专利文献2)公开了涉及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另一发明。该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包括帘式气囊,所述帘式气囊在车辆乘员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膨胀且展开。帘式气囊的下边缘部的与中柱装饰物对应的区域具有凹口以便朝向车辆上侧被切掉。作为结果,抑制了在膨胀且展开期间帘式气囊卡在中柱装饰物的上端部上的情况。
发明内容
在执行自主驾驶的自动驾驶车辆的自主驾驶过程中,因为驾驶员从驾驶中解脱出来,所以驾驶员可能采取各种姿势中的任何一种姿势。为了约束在这些时候处于各种姿势中的车辆乘员,已经考虑了在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肩部孔处设置肩带锚固件,约束车辆乘员的肩带穿过该肩带锚固件。在这种结构中,如果车辆乘员大幅度倾斜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以采取舒适的姿势或将车辆座椅滑向车辆后侧较远处,则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在车辆侧视图中可能与中柱装饰物重叠。(在下文中,在车辆侧视图中座椅靠背与中柱装饰物重合的状态被称为“舒适状态”)。在舒适状态下,座椅靠背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空间因突出到乘客舱中的中柱装饰物而变窄。
如果在舒适状态下帘式气囊膨胀且展开,则帘式气囊的下边缘部可能会干涉车辆座椅处的肩带锚固件,并被向上推向车辆上侧。因此,帘式气囊相对于车辆乘员的位置可能不同于预先指定的位置,这可能影响车辆乘员约束性能。因此,可以考虑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那样将帘式气囊的下边缘部的区域布置成距车辆上侧更远,或者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结构那样对帘式气囊的下边缘部的一部分切出凹口。然而,利用这些结构,约束车辆乘员的帘式气囊的膨胀部的覆盖面积减小。因此,在舒适状态之外的情况下的车辆乘员约束性能可能降低。在这方面,相关技术还有改进的余地。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帘式气囊装置,所述用于车辆的帘式气囊装置可以在车辆侧视图中中柱装饰物与座椅靠背重叠的状态下以及在其它状态下提供车辆乘员约束性能。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帘式气囊装置包括:帘式气囊,所述帘式气囊包括:膨胀部,在车辆碰撞时充气机启动并且将气体供给到所述膨胀部中的情况下,所述膨胀部从顶棚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向车辆下侧膨胀且展开;以及中柱非膨胀部,所述中柱非膨胀部被设置于在所述膨胀部膨胀且展开的情况下在车辆侧视图中与中柱装饰物重叠的所述膨胀部的区域的车辆下侧处,所述中柱非膨胀部横跨所述中柱装饰物并且在气体被从所述充气机供给的情况下并未膨胀且展开;以及狭缝部,所述狭缝部被设置在所述中柱非膨胀部处,所述狭缝部包括:前狭缝,所述前狭缝在所述中柱装饰物的车辆前侧处大致在车辆竖直方向上延伸;后狭缝,所述后狭缝在所述中柱装饰物的车辆后侧处大致在所述车辆竖直方向上延伸;以及底部狭缝,所述底部狭缝在所述前狭缝和所述后狭缝的相应的下端部之间大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狭缝部被大致形成为在车辆侧视图中朝向车辆上侧开口的“U”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2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