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铝合金虚基准零件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56243.8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6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新;施军良;杨风军;卢德冲;窦鑫红;胡水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Q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驰 |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铝合金 基准 零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铝合金虚基准零件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基准转换:零件初始基准是两平面交线,平移距离L3到新基准中心位置,转换成中心线,再以此为中心生成基准转换后的基准孔或轴;步骤二、设置工艺凸台:根据基准转换后的新基准位置,增补材料设置工艺凸台;步骤三、尺寸转换:以基准转换后的新基准为尺寸基准,进行尺寸转换,将初始尺寸转换生成基准转换后的尺寸,即各加工表面到基准转换后的新基准的距离;本发明解决多角度、多交点零件的加工问题,以便于后期应用于同类零件加工中,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本发明在加工过程中采取热处理工艺方法,可以有效均化内部组织应力,降低后续加工中产生的变形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铝合金虚基准零件的加工方法,特别是适用于多角度、多交点铝合金材质零件的机械加工,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零件结构不断复杂化,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虚基准结构件得到越来越多应用, 但此类零件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加工制造的难度大,从而给机械加工带来了诸多问题。
虚基准零件的最大特点在于,在零件结构设计过程中,基准不仅仅采用零件实体上的点、线、面,而且还采用零件实体上线、面等要素之间的交点、交线。尤其在一些异形件、空间曲面、多角度斜面等复杂零件设计过程中尤为凸显。
在加工过程中采用虚基准时,会给加工中零件定位及装夹带来困难,对刀困难,而且只能实现间接测量,增大了加工误差与测量误差,造成加工后的质量很难满足技术要求。
目前,部分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限制,在加工与检测设备较为落后、手段单一的状况下,解决这类零件的加工问题时,仍然有较大瓶颈。在此情况下,如何确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将多项成熟技术和工艺措施揉和而成一种新的加工方法,进而保证加工质量,是虚基准零件加工的关键难点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加工误差大,加工后的质量不能满足技术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铝合金虚基准零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解决多角度、多交点零件的加工问题,以便于后期应用于同类零件加工中,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铝合金虚基准零件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基准转换:零件初始基准是两平面交线,平移距离L3到新基准中心位置,转换成中心线,再以此为中心生成基准转换后的基准孔或轴;
步骤二、设置工艺凸台:根据基准转换后的新基准位置,增补材料设置工艺凸台;
步骤三、尺寸转换:以基准转换后的新基准为尺寸基准,进行尺寸转换,将初始尺寸转换生成基准转换后的尺寸,即各加工表面到基准转换后的新基准的距离;
步骤四、粗加工:第一加工零件外形表面;第二以零件外形为基准加工基准转换后的新基准,孔径精度IT9;第三、以基准转换后的新基准定位,压紧基准孔端面一、基准孔端面二,通过卧式设备工作台转位功能加工各处表面,留余量不大于3mm;
步骤五、热处理:对粗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时效处理,均化内部组织应力,零件随炉加热到170-180℃后,保温4-5h,炉冷至室温;
步骤六、精加工外形:第一、精加工定向基准面;第二、半精加工基准孔端面一、基准孔端面二,留余量不大于1mm;
步骤七、精加工基准:第一、以定向基准面定位,精加工基准孔端面一、基准孔端面二;第二、精加工基准转换后的新基准,尺寸精度IT7;
步骤八、半精加工各部位:第一、采用专用夹具装夹零件,以精加工后的基准定位,找正零件,两端面压紧零件;第二、转位加工零件各部位的结构要素,精度要求高的部位进行半精加工,余量不大于1mm,其余部位加工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6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