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连续可调基片集成波导移相器的相控阵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42348.8 | 申请日: | 2019-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葛磊;季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23/00 | 分类号: | H01Q23/00;H01Q3/36;H01Q5/50;H01P1/18 |
| 代理公司: | 44344 深圳市龙成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婷婷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相器 馈电网络 辐射单元 输出端 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转换器 基片集成波导 输入端连接 相控阵天线 转换器输出 连续可调 连续扫描 集成度 低成本 输入端 天线 | ||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连续可调基片集成波导移相器的相控阵天线,包括馈电网络、移相器和辐射单元;所述馈电网络连接于所述移相器和辐射单元之间;所述馈电网络包括转换器、T型功率分配器和Y型功率分配器;所述转换器输出端与T型功率分配器输入端连接,所述T型功率分配器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Y型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所述Y型功率分配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移相器。本发明具有天线低成本、结构紧凑、集成度高、连续扫描角度范围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连续可调基片集成波导移相器的相控阵天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于802.11ac标准的5G Wi-Fi (覆盖工作频段5.15-5.85GHz)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比上一代,它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和更宽的信道带宽。值得注意的是,波束形成相控阵天线可以极大地提高5G Wi-Fi设备的传输效率和覆盖范围。然而,传统的相控阵天线通常受到波束扫描范围有限、成本高、体积大、结构复杂等缺点制约。因此,当下迫切需要设计出成本低、结构紧凑、易于加工和集成、同时能够实现大角度扫描的相控阵天线。
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SIW)技术具有低成本、低剖面、低损耗、加工简单和易于集成的优点,因此非常适合用来设计相控阵天线。一般来讲,基于SIW的波束形成网络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取现有的波束形成网络结构,比如巴特勒矩阵或者罗特曼透镜;另一种方法是将数字或者模拟移相器与馈电网络连接。第一种方式的缺点是只能实现非常有限的离散扫描角度,而且随着所需波束指向需求的增加,其大小和复杂性将极大的增大。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法实现起来更加简单,但是由于现有的传统移相器体积较大,造成系统的集成度较低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目前已公开的文献中,有的采用表面贴装的数字式移相器与SIW槽天线连接,只能得到较小的离散的波束扫描范围和较窄的带宽;有的采用外置数字式移相器、外置功率分配器、同轴电缆、控制电脑来调节SIW槽天线的相位,可以得到较大角度的扫角,但是此方案集成度低、系统体积庞大、成本高;还有一种方式是采用铁氧体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结合SIW技术实现天线单元相位的连续可调,并且系统体积小,但是受限于可用的LTCC层数,较难实现大角度扫描。
上述的各方面缺陷将限制这些相控阵天线在5G Wi-Fi系统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连续可调基片集成波导移相器的相控阵天线,以使天线低成本、结构紧凑、集成度高、连续扫描角度范围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连续可调基片集成波导移相器的相控阵天线,包括馈电网络、移相器和辐射单元;所述馈电网络连接于所述移相器和辐射单元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馈电网络包括转换器和功率分配器,所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分配器的输出端与移相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功率分配器包括T型功率分配器和Y型功率分配器,所述T型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与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T型功率分配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Y型功率分配器的出入端,所述Y型功率分配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移相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器包括一对扇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移相器包括第一介质基板和第二介质基板,所述第一介质基板和第二介质基板之间设有第一金属化层,所述第二介质基板远离第一介质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金属化层,所述第一介质基板远离第二介质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三金属化层,所述第一金属化层设有第一耦合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金属化层和第三金属化层上分别设有矩形环槽,所述矩形环槽内设有第一贴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2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赫兹波段渐变缺陷贴片分形阵列天线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电缆接头拼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