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玻璃钢冷却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41940.6 | 申请日: | 2019-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健;史婷菁;储丽蓉;徐清辉;叶乃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兴南复合材料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51/08 | 分类号: | C08L51/08;C08L25/06;C08L25/08;C08L25/10;C08L35/06;C08K3/36;C08K3/22;C08F283/10;C08F236/06;C08F22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 地址: | 2142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腐蚀 玻璃钢 冷却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玻璃钢冷却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树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50~68%的A组分树脂原料、质量百分比为3~12%的B组分改性剂和余量的C组分填充材料;所述制备方法为:将A组分树脂原料和B组分改性剂按照所述质量百分比加入带有搅拌机的反应釜中,反应得到中间产物D;然后将中间产物D与C组分填充材料加入高混机进行混合后挤出;本发明采用改性剂对树脂原料进行改性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羟基含量,极大程度改善了树脂的粘度,在后期与玻璃纤维混合时,能够使得与玻璃纤维结合的更加紧密,从而有效地增强了玻璃钢制品的强度以及耐腐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玻璃钢冷却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钢又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为粘合剂,经成型、固化等工序制作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却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由于玻璃钢具备较好的性能多用于制备冷却塔。而玻璃钢所使用的树脂主要有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两大类。现有技术中,191为最常用的玻璃钢用树脂,该树脂在常温下即可成型,操作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其具备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都较为一般,导致最终的玻璃钢产品性能低下。
因此,现急需一种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性能的用于冷却塔冷却用的玻璃钢用树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玻璃钢冷却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玻璃钢冷却用树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50~68%的A组分树脂原料、质量百分比为3~12%的B组分改性剂和余量的C组分填充材料;
所述A组分树脂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85~135份环氧树脂、8~30份阴离子施胶剂、5~8份丁二烯单体;
所述B组分改性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12~26份不饱和羧酸金属盐助交联剂、1~10份二异氰酸酯、1~8份甲基丙烯酸和1~5份改性胺固化剂;
所述C组分填充材料为聚苯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采用脂环族类环氧树脂;脂环族类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形成紧密的刚性分子结构,反应固化后材料结构紧密,具备更高的强度。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所述C组分填充材料为聚苯乙烯、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按照质量比15:1:0.7混合的组合物;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能够有效地提高最终产物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进一步地,所述阴离子施胶剂为苯乙烯-丙烯酸阴离子施胶剂、苯乙烯-丁二烯阴离子施胶剂或苯乙烯-马来酸阴离子施胶剂的一种或两种;其在后期钢化玻璃的合成中能够与玻璃纤维链交联成为网状结构,形成更加密制的膜状物,因此具备更好的强度及耐腐蚀性。
进一步地,所述不饱和羧酸金属盐助交联剂采用甲基丙烯酸锌和二丙烯酸盐按照3:1混合组成;不饱和羧酸金属盐助交联剂能够与基体材料发生接枝交联,且由于锌离子的引入,能够有效地增强粘合性能,从而增加树脂原料之间的粘合。
进一步地,所述二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一种;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含有不饱和键,其具备较高的活性,其具备更好的粘合性能。
进一步地,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玻璃钢冷却用树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兴南复合材料厂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兴南复合材料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1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