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酒配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39657.X | 申请日: | 2019-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8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楷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K36/8969;A61P1/14;A61P37/04;A61P3/10;A61P39/00;A61P25/00;A61P25/28;A61P25/08;A61P21/02;C12G3/0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44100 四川省宜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药材 药酒 白酒 配制 浸泡 比例添加 酒精溶液 人体吸收 药材烘干 质量比 蜂蜜 饮酒 溶解 饮用 吸收 | ||
一种药酒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药材烘干打粉后过40目以上筛,将其泡入45度以上的白酒中,药材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25‑50;浸泡20天以上后,按照每公斤白酒加入20‑100克的比例添加蜂蜜,再浸泡20天以上。采用本发明所述药酒配制方法,通过将药材预先打粉再浸泡,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快速被酒精溶液吸收溶解,饮酒的同时药材粉微粒也被一并饮用,便于人体吸收并提高了药材利用效率和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涉及一种药酒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药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用于泡制药酒的药材,人们一般喜欢选取外形完整的动物或植物的整个器官组织整体浸泡,这样浸泡时间长,药材内的有益成分难以逸出溶解,短期内不能增加药酒药效。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酒配制方法。
本发明所述药酒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药材烘干打粉后过40目以上筛,将其泡入45度以上的白酒中,药材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25-50;浸泡20天以上后,按照每公斤白酒加入20-100克的比例添加蜂蜜,再浸泡20天以上。
具体的,所述药材为天麻和黄精。
采用本发明所述药酒配制方法,通过将药材预先打粉再浸泡,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快速被酒精溶液吸收溶解,饮酒的同时药材粉微粒也被一并饮用,便于人体吸收并提高了药材利用效率和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药酒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药材烘干打粉后过40目以上筛,将其泡入45度以上的白酒中,药材与白酒的质量比为1:80-150;浸泡20天以上后,按照每公斤白酒加入20-100克的比例添加蜂蜜,再浸泡20天以上。
白酒本身是用谷物和曲所酿成的流质,其气悍,质清,味苦甘辛,性热。具有散塞滞、开方瘀结、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用。可以直接当“药”,治疗关节酸痛、腿脚软弱、行动不利、肢寒体冷、肚腹冷痛等症。亦可在治病开处方中,把某些药物用“酒渍”,或“以酒为使”,来引导诸药迅速奏效。这就使酒与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药酒方。
药酒不但能治疗内科、妇科疾病,而且治疗外科疾病也独具疗效。浸泡药酒多选用45—60度(%)的白酒。其依据是:因为酒精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复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浸泡药酒采用冷浸法,即将药材与白酒共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室温下浸泡,定期搅拌,一般浸渍20天以上。由于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药酒通常用于风寒湿痹,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淤的功能。
此外,酒精是很好的溶媒,对药材可以提取出较高比例的成分,民间习惯用贵重药材浸泡药酒,用于滋阴补肾、养血固精。
采用本发明所述药酒配制方法,通过将药材预先打粉再浸泡,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快速被酒精溶液吸收溶解,饮酒的同时药材粉微粒也被一并饮用,便于人体吸收并提高了药材利用效率和疗效。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楷,未经林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96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