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温滤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36369.9 | 申请日: | 2019-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8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潜;李克;金勇;易建华;谭新良;吴名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D3/06 | 分类号: | A24D3/06;A24D3/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胡凌云 |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温滤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降温滤棒由低吸附颗粒粘结固化成型为一体化棒状结构,具有稳固的网络状多孔形态特征,可提供复杂而顺畅的烟气通道,可在无需采用通风稀释手段的前提下,主要基于物理降温原理大幅降低烟气进入口腔的温度,基于低吸附颗粒成型制备而成的降温滤棒对烟雾量影响较小,抽吸口感好;采用这种低吸附颗粒固化成型的全颗粒棒形式简单、结构新颖,可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抽吸阻力小,且抽吸阻力和降温幅度均可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温滤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卷烟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卷烟抽吸过程中,卷烟燃烧锥产生的热量会被主流烟气带至滤嘴,并且随着卷烟抽吸进程,通过滤嘴的烟气温度逐步升高。研究表明,在抽吸临近结束时滤嘴端的烟气温度可高达70-80℃,过高的滤嘴温度会影响滤嘴的截留效果,同时会影响消费者对烟气感官质量的评价。适当降低烟气温度是有必要的。
一般地,加热不燃烧卷烟是通过外部加热元件对烟草制品进行加热产生烟雾,通常烟草制品在250-350℃的条件下达到雾化条件,为保证烟雾量通常情况下滤嘴端要求低吸附甚至无吸附,高温雾化烟气通过滤嘴进入口腔的温度会高于传统卷烟燃烧的温度。因此,适当降低烟气温度也是低温卷烟研制的关键技术。
申请人此前提交的专利申请CN2018104868613涉及一种降温滤棒,由表面包覆有相变材料的降温颗粒固化成型而成,降温效果突出,但由于所选用的本体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时对烟雾量的有较大吸附降低,同时相变降温过程中储存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去,吸食时会带给唇部灼热感,影响了抽吸体验。
中国专利说明书CN101396173公开了一种卷烟涡流降温保香的方法及其卷烟结构,是在卷烟滤嘴前设置涡流通道与空气相同,达到降温效果,结构比较复杂且不适于低温加热不燃烧卷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卷烟(包括传统卷烟和低温加热不燃烧卷烟)抽吸时,产生的烟雾温度偏高,对消费者口腔和/或唇部有灼烧感。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降温滤棒采用打孔通风稀释降温时,烟气浓度和感受变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温滤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由颗粒粘结固化成型而成,所述棒体的颗粒之间存在孔隙,所述棒体的有效孔隙度为30-90%;所述颗粒中聚合物、蜡、颗粒改性材料的质量比为(20-100):(0-30)(0-50),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氨酯、聚酰胺、聚酯酰胺、聚乳酸、聚氧化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颗粒改性材料包括改性淀粉、硬脂酸、软脂酸、硬脂酸镁、淀粉、微晶纤维素、铜粉、铁粉、不锈钢粉、铝粉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降温滤棒具有稳固的网络状多孔结构,由降温颗粒固化成型而成,内部具有复杂而连续的通道,高温烟气从降温滤棒一端进入降温滤棒后,高温烟气快速分散于降温滤棒内的孔隙内,并与颗粒充分接触换热,实现降温;相比于直通型降温滤棒,高温烟气在该降温滤棒中的相对行程大幅延长因而能量衰减更多,从而获得的降温效果更好。另外,本发明中,颗粒中含有较多高分子聚合物或蜡,可共混熔融挤出造粒为密室的颗粒,颗粒吸附性较差,对烟气中烟雾量及其他香气成分吸附影响较小;同时能起到部分相变降温的作用。此外,颗粒改性材料的添加,可在挤出滚圆造粒中有助于造粒成型,或者起到吸热降温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中,聚合物、蜡、颗粒改性材料的质量比为(25-95):(5-25)(5-50),进一步为(30-90):(10-15)(15-35)。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中,含有至少一种熔点或软化点在85℃以下的聚合物和/或蜡,进一步为80℃以下的聚合物和/或蜡,所述聚合物和/或蜡在颗粒中的比重为30-90wt%。一方面,这可满足颗粒进一步固化成型为颗粒棒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使降温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6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