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激发比率型上转换荧光探针的胞内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28915.4 | 申请日: | 2019-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4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卢珊;陈学元;柯建熙;商晓颖;刘䶮;李幸俊;宋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聂稻波;吕少楠 |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发 比率 转换 荧光 探针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纳米探针的胞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纳米探针与待测目标物在细胞内接触反应,采用双激发光,通过监测纳米探针发光强度来检测待测目标物的浓度;
所述纳米探针为水溶性的染料敏化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所述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为NaGdF4:Yb,Er@NaYF4:Yb或NaGdF4:Yb,Er@NaYF4:Nd;所述水溶性的染料敏化上转换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有两亲性分子,所述两亲性分子选自F127(EO-PO型聚醚)、DSPE(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DSPE-mPEG(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NHS(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改性琥珀酰亚胺酯)、DSPE-PEG-NH2(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氨基交连物)、DSPE-PEG-COOH(二硬脂酸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羧基)、NH2-PEG-NH2(二氨基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染料为近红外染料分子,其发射波长在700-1000nm范围,其能与待测目标物发生特异性反应,并且与Yb或Nd的吸收匹配;
所述待测目标物选自细胞内与众多生理和病理有关活性氧、活性氮,或者细胞内的金属离子;所述活性氧和活性氮为次氯酸根(ClO-)、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亚硝酸离子(ONOO-)、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H2O2)和羟基自由基(·OH)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细胞内的金属离子选自Na+、Ag+、Fe2+、Mn2+、Zn2+、Cr3+和Al3+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双激发光由两个独立的光源产生,光源一产生的上转换光强度与待测目标物浓度呈线性关系,而光源二产生的上转换光不受待测目标物浓度的影响,作为内置参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探针的胞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纳米探针的胞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待测目标物与所述纳米探针的水溶液混合,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待测目标物的混合液,测定所述混合液的发光强度,绘制所述待测目标物的浓度依赖型标准曲线,计算所述待测目标物在水溶液中检测限。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纳米探针的胞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绘制细胞内待测目标物的浓度依赖型标准曲线;其中,所述标准曲线以待测目标物的浓度为横坐标,以上转换发光强度与参比发光强度的比值为纵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纳米探针的胞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纳米探针与待测目标物在细胞内接触反应,依次采用含有纳米探针的培养液和采用含有待测目标物的培养液对细胞进行孵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纳米探针的胞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纳米探针与待测目标物在细胞内接触反应,依次采用含有纳米探针的培养液和采用含有待测目标物的培养液对细胞进行孵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89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装置
- 下一篇:存储器装置及其更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