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inux系统下RAID卡异常日志收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20066.8 | 申请日: | 2019-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4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inux 系统 raid 异常 日志 收集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Linux系统下RAID卡异常日志收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对RAID卡固件进行重新刷新,RAID卡与电脑进行通信连接;RAID卡的日志能否在电脑端实时打印,不能则异常结束并提示异常原因,能则验证RAID卡状态,并确保RAID卡与电脑之间正常通信;判断操作系统启动是否正常,不正常,则异常结束并提示异常原因;正常则清除RAID卡的原有日志数据;操作系统进行重新启动,RAID卡执行抓取期限日志并存储至第一测试文件中;RAID卡生成初始期限日志并存储至第二测试文件中;比较第一测试文件与第二测试文件中的期限日志,如果不一致则电脑串口日志停止打印,收集MegaMon日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务器稳定性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异常日志收集的技术方案,尤其是一种Linux系统下RAID卡异常日志收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保证测试准确率的同时能精准保留异常现象、抓取异常日志。
背景技术
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有着更高的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RAID卡的数据冗余功能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冗余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从而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在服务器稳定性测试中,经常发生RAID卡和存储介质的异常现象,比如服务器重启、掉盘、宕机、磁盘乱序等;为避免此类问题发生,有效的方式是收集到Raid卡的异常日志,通过对异常日志的分析发现导致异常现象的根本原因;但由于Raid卡本身的寄存器容量较小,往往问题发生时无法及时收集到异常日志,导致发生问题时的实时日志被新日志冲掉,继而无法收集异常日志。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Linux系统下RAID卡异常日志收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Raid卡本身的寄存器容量较小,往往问题发生时无法及时收集到异常日志,导致发生问题时的实时日志被新日志冲掉,继而无法收集异常日志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Linux系统下RAID卡异常日志收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Linux系统下RAID卡异常日志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RAID卡固件进行重新刷新,并将RAID卡与电脑进行通信连接;
S2:电脑端配置RAID阵列,并安装操作系统;
S3:判断RAID卡的日志能否在电脑端实时打印,如果不能在电脑端实时打印,则异常结束并提示异常原因,如果RAID卡的日志能够在电脑端实时打印,则转到步骤S4;
S4:验证RAID卡状态,并确保RAID卡与电脑之间正常通信;
S5:判断操作系统启动是否正常,如果操作系统启动不正常,则异常结束并提示异常原因;如果操作系统启动正常,则转到步骤S6;
S6:清除RAID卡的原有日志数据;
S7:操作系统进行重新启动,RAID卡执行抓取期限日志并存储至第一测试文件中;
S8:RAID卡生成初始期限日志并存储至第二测试文件中;
S9:比较第一测试文件与第二测试文件中的期限日志,如果一致,则转到步骤S7继续执行,如果不一致则转到步骤S10;
S10:电脑串口日志停止打印,进入MegaMon抓取模式,收集MegaMon日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0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志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