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06507.9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5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统励;王令侠;李旭;谢玮;胡军;张爱花;方柯;陶亚成;刘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9/04;E02D3/12;E02D5/46 |
| 代理公司: | 42225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董婕 |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围堰 钢板桩 管廊 安装槽 河道 施工技术领域 拆除 安装管 防水墙 施工法 土围堰 有效地 导流 顶管 排出 下穿 种管 分段 开挖 重复 施工 | ||
1.一种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河道一岸向对岸插打钢板桩(5)形成围堰,直至围堰的端部到达设定位置;
S2:排出围堰内的水,在围堰内开挖形成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1)直至靠近围堰的端部;
S3:在管廊(1)的端部设置防水墙,将围堰隔出一个中转堰,并使管廊1的端部位于中转堰内,拆除中转堰以外的钢板桩(5);
S4:从中转堰向对岸插打钢板桩(5)以形成下一围堰,直至下一围堰的端部位于下一设定位置,拆除上一围堰端部的钢板桩(5),实施S2和S3步骤;
S5:重复S4步骤,直至管廊(1)安装至对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具体包括:
在围堰内的上方设置第一道围堰内支撑(2)及围檩;
在围檩上搭设施工平台进行围堰内旋喷桩地基加固;
待地基加固区达到设定强度后,开挖并安装第二道围堰内支撑(2),在地基加固区开挖形成安装槽后,安装第三道围堰内支撑(2);
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槽内安装管廊(1)前,在安装槽内浇筑垫层及填充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拆除第三道围堰内支撑(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在拆除中转堰以外的围堰钢板桩(5)前:
先检查防水墙的密封性是否达标,若是,进行后续操作,若否,对防水墙补漏;
再将安装槽回填至原地面高度,向中转堰以外的围堰内回灌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拆除中转堰以外的围堰钢板桩(5)具体包括:先拆除围檩和所有的围堰内支撑(2),再通过振动锤来拔出除中转堰以外的围堰钢板桩(5)。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围堰的钢板桩(5)均采用咬合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前,在待安装的管廊(1)线路旁搭设栈桥(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下穿河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步骤后,拆除所有剩余的钢板桩(5)和栈桥(4),将河道恢复原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65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