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背板基材开裂修复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05081.5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良;吴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圣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4/02 | 分类号: | C09J4/02;C09J4/06;C09J11/04 |
| 代理公司: | 32345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吕明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背板 修复 聚酯基体树脂 重量份配比 背板 基材 饱和二元羧酸 丙烯酸酯单体 脂环族二元醇 石墨烯粉体 二氧化钛 耐候性能 使用寿命 天然橡胶 微小裂缝 原料制备 促进剂 防老剂 硅藻土 胶产品 碳化硅 亚甲基 庚烷 氧环 制备 | ||
1.一种太阳能背板基材开裂修复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合而成:15-20份的天然橡胶、7-10份的硅藻土、4-6份的石墨烯粉体、1.3-2.2份的二氧化钛、0.5-0.8份的促进剂、0.8-1.2份的碳化硅、0.2-0.5份的防老剂、30-40份的聚酯基体树脂、30-40份的丙烯酸酯单体、25-30份的5,6-苯并-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其中,聚酯基体树脂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27-33份的饱和二元羧酸以及35-40份的脂环族二元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背板基材开裂修复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二元羧酸采用丙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4-环己烷二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背板基材开裂修复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环族二元醇采用1,4-环己烷二甲醇、环己二醇、三环十二碳二甲醇、十二碳环烷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背板基材开裂修复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具体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合而成:15份的天然橡胶、7份的硅藻土、4份的石墨烯粉体、1.3份的二氧化钛、0.5份的促进剂、0.8份的碳化硅、0.2份的防老剂、30份的聚酯基体树脂、30份的丙烯酸酯单体、25份的5,6-苯并-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其中,聚酯基体树脂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27份的饱和二元羧酸以及35份的脂环族二元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背板基材开裂修复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具体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合而成:20份的天然橡胶、10份的硅藻土、6份的石墨烯粉体、2.2份的二氧化钛、0.8份的促进剂、1.2份的碳化硅、0.5份的防老剂、40份的聚酯基体树脂、40份的丙烯酸酯单体、30份的5,6-苯并-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其中,聚酯基体树脂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33份的饱和二元羧酸以及40份的脂环族二元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背板基材开裂修复胶,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具体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合而成:18份的天然橡胶、9份的硅藻土、5份的石墨烯粉体、1.7份的二氧化钛、0.7份的促进剂、1.1份的碳化硅、0.3份的防老剂、35份的聚酯基体树脂、35份的丙烯酸酯单体、28份的5,6-苯并-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其中,聚酯基体树脂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30份的饱和二元羧酸以及37份的脂环族二元醇。
7.一种太阳能背板基材开裂修复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配比将饱和二元羧酸和脂环族二元醇投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制备得到聚酯基体树脂;
S2、按配比将丙烯酸酯单体和5,6-苯并-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投入反应釜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得到改性聚酯树脂;
S3、按配比将天然橡胶、硅藻土、石墨烯粉体以及二氧化钛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55-60℃,搅拌混合反应30-40min;
S4、按配比将聚酯基体树脂、改性聚酯树脂以及促进剂加入到步骤S3中的反应釜中,搅拌混合20-25min,搅拌温度为50-55℃;
S5、按配比将碳化硅和防老剂加入步骤S4中的反应釜中,搅拌混合15-20min,搅拌温度为45-50℃,制得修复胶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背板基材开裂修复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方法为:将饱和二元羧酸和脂环族二元醇投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20-240℃,反应充分后,升温至250-270℃,保持10-20min,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减压缩聚,缩聚完成后,即得聚酯基体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圣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圣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50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