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联合药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90508.9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8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杨祥良;石林林;盛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君维安(武汉)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8/20 | 分类号: | A61K38/20;A61K35/742;A61K35/745;A61K35/741;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恶性肿瘤 免疫 治疗 联合 药物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联合药物,联合药物包括含有白细胞介素2的制剂,以及含有肠道益生菌的制剂;药理研究证实,本发明的联合药物具有降低肿瘤负荷,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能促进肿瘤组织细胞毒性T细胞的浸润以及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分化,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很好地弥补了白细胞介素2单独作用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不足,可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联合药物。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目前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肿瘤靶向药物、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疫苗等。而传统的肿瘤疗法已显示出“天花板效应”,随着肿瘤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技术等研究不断深入,肿瘤免疫治疗成为了几年来的研究热点,开辟了肿瘤治疗的新方向。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主动或被动方式使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恢复或提高机体免疫系统活性,充分发挥其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肿瘤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测点阻断、过继性细胞输注、肿瘤疫苗等。然而,目前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的挑战,包括无法及时预测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反应、难以确定临床显著的生物标志物、缺乏对免疫疗法产生耐药机制的研究以及经过优化以确定疗效的临床研究设计等多种因素。
人类肠道微生物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它不仅参与形成肠道局部免疫屏障,还可诱导T细胞和B细胞活化,在多个层次上促进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肠道微生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肠内,在肠外诸多自身免疫疾病和慢性免疫疾病的病理发展中也都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组成差异决定了机体免疫差异,从而决定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差异。靶向肠道菌群能够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通过补充特定的有益肠道菌群及促使肠道微生态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获得更好的临床响应率。
中国专利文献201310302102.4公开了多株肠道益生菌与复合药食两用真菌发酵联合药物及制备和应用,提供了一种联合药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或者保健品中的应用。中国专利CN201480014872.1公开了益生生物和/或治疗剂的靶向胃肠道递送,两者均利用肠道益生菌作为载体,中药或中药成分作为活性物质,以达到治疗肿瘤或抗癌的目的,但是,中药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针对性不强,且肠道益生菌作为载体与中药组合后,其本身具备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抑制。中国专利CN00819253.7公开了含白细胞介素-2的药物联合药物在制药中的应用,中国专利CN200410025249.4公开肿瘤坏死治疗单抗-白细胞介素2的融合蛋白及其制法和用途,两者单独使用白细胞介素2治疗或者与载体蛋白融合治疗,单独使用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肿瘤免疫微环境存在不足之处,融合蛋白虽然能够提高疗效,但是成本较高,且较易出现不完整的目的蛋白,增加获取难度的同时,影响其蛋白本身功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联合药物,能够降低肿瘤负荷、抑制肿瘤生长,激活T细胞相关抗肿瘤免疫应答,可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联合药物,所述联合药物包括:含有白细胞介素2的制剂,以及含有肠道益生菌的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君维安(武汉)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君维安(武汉)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0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