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振动台的岩石结构面动态摩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83778.7 | 申请日: | 201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7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儒;张凯;杨强;郑双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孙红颖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振动 岩石 结构 动态 摩擦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振动台的岩石结构面动态摩擦系统,其中,传动杆(21)左端通过管架(60)固定在第一振动台(23)上,右端通过拉压力传感器(31)与中间试块(52)连接;中间试块(52)的上下分别设置上试块(51)和下试块(53),上试块(51)和下试块(53)分别通过下试块固定槽(12)和上试块固定槽(11)直接或间接固定在第二振动台(24)上;插有声发射探头(34)的声发射盖板(13)安放至上试块(51)的上方,千斤顶(22)固定在框架(14)的顶端,向下推移顶紧声发射盖板(13);位移传感器(32)的自由端预压顶紧中间试块(52)的中心位置;加速度传感器(33)安放在传动杆(21)上。本发明能改变试验环境,真实还原度高、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面摩擦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振动 台的岩石结构面动态摩擦系统。
背景技术
岩体结构面是岩体内存在的原生的层理、层面及以后在地质作用 中形成的断层、节理、劈理、层间错动面等各种类型的地质界面,软 弱结构面是指充填有一定厚度软弱物质的结构面。岩石结构面或软弱 结构面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设施的安全,如,地震、隧洞围岩和衬砌 的摩擦、因断层或软弱结构面的滑移等导致大坝谷幅变形等情况,因 此岩石结构面或软弱结构面的摩擦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基于振动台的动态摩擦测量实验装置主要是振动台滑块试 验模型。该振动台滑块试验模型主要依托于单个振动台,采用双试块 系统进行试验。将表面积较大的岩石试样置于底部并固定在振动台上, 振动台在激励器下受迫振动,底部试块通过试块座固定在振动台上, 上部试块直接放置在底部试块上面且能够在摩擦力的驱使下自由滑 动,上部试块表面积小于底部试块,以保证摩擦过程中接触面积始终 等于上部自由滑动的试块的表面积。上部试块产生滑动的过程中,可 以通过测量传感器测试其加速度,而位移,速度等是通过积分形式间 接获得。
此种振动台滑块试验模型的缺点是:试验试块为自由振动,无法 控制其状态;无法施加法向应力,与真实地质情况下的高地应力情况 不符;通过测量加速度间接得到位移,速度等,容易产生误差积累, 使得获得的测量数据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控制试块的状态且测量数据不准 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振动台的岩石结构面动态摩擦 系统,通过本发明能够很好的控制试块,且获得的测量数据更为准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振动台的岩石结构面动态摩擦系统,其包 括:
上试块固定槽、下试块固定槽、声发射盖板、框架、支撑架、传 动杆、千斤顶、第一振动台、第二振动台、拉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 器、加速度传感器、声发射探头、上试块、中间试块、下试块和管架;
第一振动台和第二振动台分开独立设置;
传动杆的左端通过管架固定在第一振动台上,其右端通过拉压力 传感器与中间试块连接;拉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数 据采集卡NI的第一输入端;
中间试块的上下分别设置上试块和下试块,下试块通过下试块固 定槽固定在第二振动台上;上试块的上半部分通过上试块固定槽固定; 上试块固定槽与框架连接,并通过连接支撑架与第二振动台连接;
加速度传感器安放在传动杆上,并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服务器第 一端口相连;
位移传感器固定在支撑架上,且其自由端穿过支撑架并预压顶紧 中间试块的中心位置,并通过导线与NI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声发射盖板安放至上试块的上方,千斤顶固定在框架的顶端,向 下推移顶紧声发射盖板的中心位置,对上试块施加法向压力;声发射 探头插在声发射盖板的预置孔中,并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服务器第二 端口相连;
数据处理服务器第三端口连接NI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3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