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耐盐碱批量鉴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70325.0 | 申请日: | 2019-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3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玲;杨建昌;顾俊飞;刘艳;王宝祥;杨波;周天阳;颜佳倩;徐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高辉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盐碱 批量 鉴定 装置 | ||
1.一种水稻耐盐碱批量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工作台、溶液配制台、分析控制器;所述工作台包括上、下两层,所述工作台的上层设置有第一鉴定台,所述工作台的下层设置有第二鉴定台、第三鉴定台,所述第一鉴定台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鉴定台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通过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导通与关断,所述第一鉴定台与第二鉴定台在竖直平面上偏移,所述溶液配置台连接所述第三鉴定台,所述分析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通断,当所述第二阀门导通时,启动设置在第二管道中的检测传感器,通过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第二管道阀门下侧液体的盐碱含量,并根据检测的含量传输给溶液配制台,进行相同含量溶液配制;所述第一鉴定台包括淡水区、盐碱水区、盐碱水土区,所述淡水区、盐碱水区、盐碱水土区均平行设置,所述淡水区和所述盐碱水土区分别设置在所述盐碱水区的两侧;所述盐碱水区通过夹持装置夹持两排平行的培育管,所述盐碱水区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底面,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设置可自动关闭连接的多个挡板,所述底面设置为锥形,所述锥形的锥底连接所述第二管道,所述挡板根据控制顺序从左至右依次关闭,当第一个挡板关闭时,则最左侧的培育管与其他培育管隔离开,盐碱水形成隔断状态,此时打开第二阀门,则最左侧的培育管中的盐碱水流入到第二鉴定台中的对应最左侧的培育管中;在培育管中的盐碱水排干后,夹持装置将两个培育管分别夹持到所述淡水区和盐碱水土区,夹持装置将加入到所述盐碱水土区的培育管的底盖打开,并将侧面靠近盐碱水土区的土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耐盐碱批量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一阀门,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鉴定台,用于输送盐碱水给所述第一鉴定台,所述第一阀门用以控制所述第一管道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耐盐碱批量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管道、第三阀门,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鉴定台与所述溶液配制台,用于输送所述溶液配制台配制的盐碱水给所述第三鉴定台,所述第三阀门用以控制所述第三管道的通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耐盐碱批量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培育管夹、升降装置、旋转装置、底盖松开调节器,所述培育管夹用于夹持柱培育管,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夹持住培育管向上升越过所述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并在越过所述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后,向下降以使培育管进入淡水区或盐碱水土区,所述旋转装置用于控制培育管上升后进行旋转到淡水区或盐碱水土区,所述底盖松开调节器用于将底盖卡扣结构松开,以使得进入到盐碱水土区的培育管的底盖自动打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耐盐碱批量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管侧面包括进水孔、卡扣,底面一端与侧面旋转连接,另一端与侧面通过卡接结构连接,所述卡接结构通过所述卡扣控制,所述卡扣包括设置在侧面上的三角形卡座、与底面连接的三角形卡位,所述卡位正对其中一个进水孔,所述夹持装置的底盖松开调节器穿过所述进水孔,挤压所述卡位,以使得所述卡位与所述三角形卡座分离,所述底盖由于重力会向下打开所述培育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耐盐碱批量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控制器包括驱动单元、分析单元、时间记录单元、鉴定结果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第一、二、三阀门的通断,所述分析单元用于分析传感器检测的第二管道中流过的盐碱浓度,并将浓度信息反馈给所述溶液配制台,所述时间记录单元用于记录第二阀门打开的时间,并根据时间判断培育管的培育时间,所述鉴定结果单元用于定期通过拍照方式记录水稻的叶子生长情况,通过图像识别,与存储的淡水中相同生长周期中的叶子进行对比,水稻的耐盐耐碱特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稻耐盐碱批量鉴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配制台根据接收到的盐碱浓度,进行NaCl或NaHCO3溶液配制,溶液配制好后,反馈给分析控制器,所述分析控制器发送驱动信号以打开所述第三阀门,将配制好的溶液输送到第三鉴定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未经扬州大学;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03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有机水稻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