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57917.9 | 申请日: | 2019-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5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0;H01F41/06;H01F41/069;H01F4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玮;张丰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第1线材和第2线材绞合的扭绞部分以绕卷芯形成多个层的状态进行卷绕,在线圈部件,能够容易地实现与目的对应的设计。线圈部件具备:卷芯(12);第1线材(15)和第2线材(16),其绕卷芯(12)具有实质上相互相同的匝数而卷绕成螺旋状,并且具有相互没有电连接、但相互绞合的状态的扭绞部分(32),第1线材(15)和第2线材(16)以绕卷芯(12)形成多个层的状态进行卷绕,在线圈部件(11),位于第1层的某匝中的扭绞部分(32)的扭绞间距和第2层的与其邻接的匝中的扭绞部分(32)的扭绞间距不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具有如下的构造的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使具有相互绞合的状态的扭绞部分的2根线材以绕卷芯形成多个层的状态进行卷绕。
背景技术
作为对于本发明来说感兴趣的线圈部件,例如存在日本特开2017-188568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线圈部件构成例如共模扼流圈,具有将绞合的第1线材和第2线材绕卷芯进行卷绕的构造。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中,使第1线材和第2线材相互绞合的状态的扭绞部分以形成多个层的状态进行卷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88568号公报
在将第1线材和第2线材卷绕于卷芯的情况下,存在使第1线材和第2线材预先处于扭绞的状态,使它们绕卷芯的周面一边受引导一边卷绕的方法;以及对第1线材和第2线材施加扭绞,同时使第1线材和第2线材绕卷芯的周面一边受引导一边卷绕的方法等。不论是哪种方法,第1线材和第2线材绕卷芯的周面进行卷绕都是在对它们施加了扭绞之后。
在图11中示出第1线材1和第2线材2处于绞合的状态的2个扭绞部分3、4的各自局部。在图11中,为了使第1线材1与第2线材2的区别变得明确,对第1线材1打了阴影。在卷绕于卷芯的状态下,图11所示的2个扭绞部分3、4例如在第1层与第2层之间相互相邻。
图12是用于对在本说明书中以下所使用的词语、即扭绞间距、扭绞数、节和腹进行说明的图,将第1线材W1和第2线材W2的扭绞状态放大地示出。
在图12中,为了能够明确地区别第1线材W1和第2线材W2,而对第1线材W1打了阴影,第2线材W2以空心进行图示。另外,在图12中,图示出呈S扭转的扭绞方向,但扭绞方向有时为相反的Z扭转,或者有时将Z扭转和S扭转混合。另外,在图12中,图示成第1线材W1与第2线材W2相互紧贴而进行绞合,但也可以如图11所示,在第1线材W1和第2线材W2之间设置间隙地进行绞合。
在图12中,图示在纸面的对面侧存在卷芯的周面。如图12所示,在从卷芯的周面的外侧朝向卷芯的中心轴线观察时的第1线材W1和第2线材W2的扭绞状态下,在长度L的范围内,对第1线材W1和第2线材W2施加360度的扭绞。此时,第1线材W1和第2线材W2的扭绞数在长度L的范围内为1。即,扭绞数被定义为每单位长度的扭绞数。
另外,扭绞间距也被称为扭绞间距长度,是指在第1线材W1和第2线材W2的扭绞状态下,从第1线材W1和第2线材W2的特定的相对位置首次返回到下一相同的相对位置的长度。因此,上述的长度L是指扭绞间距。
另外,在图12中,在长度L的范围内,空心显示的第2线材W2比阴影显示的第1线材W1靠上。若以这样的状态为例进行说明,则在从卷芯的周面的外侧朝向卷芯的中心轴线材观察时,第1线材W1与第2线材W2相交叉的点N被定义为节,第1线材W1与第2线材W2离得最远的点A被定义为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57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