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发射模组和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49771.3 | 申请日: | 201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5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沈培逸;陈冠宏;李宗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G02B27/42;G01S1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发射模组,包括基座和两个发射模块,基座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镜像对称,且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延伸方向交叉,两个发射模块分别设置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两个发射模块发射的光线在相互靠近的一侧形成部分交叉。使得光发射模组的整体的视场角增大,从而提升光发射模组的广角范围,满足大角度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发射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深度成像技术是利用光发射模组发出光线,光线照射到目标物体上并反射,光接收模组接收反射的光线,并经过计算而得到目标物体的深度信息。深度成像技术是实现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或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简称AR)的重要基础。
目前的深度成像技术中,关键的器件匀光片主要包括DOE(Diffractive OpticalElements,衍射光学组件)和ROE(Re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折射光学组件)两种方案。
DOE方案是基于光波的衍射理论,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并通过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在基片(substrate)上刻蚀产生台阶型或连续浮雕结构,通过微结构表面对透射光束进行相位调制,来控制出光强度分布调制。受限于物理限制,一般DOE较常应用在小角度的工业应用上,在大角度的表现较差,光线在较大角度处的能量极弱,无法满足应用。
ROE方案通过注塑或纳米压印在基片上构建随机或周期性的微透镜阵列,遵循几何光学的折射原理,从而得到预期照度分布的匀光器件。由于菲涅尔损耗(Fresnel Loss),使用ROE方案制作大角度的匀光片(diffuser),在大角度的的表现依然不够理想,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发射模组和电子设备,能够增大视场角,满足大角度的需求。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包括基座和两个发射模块,所述基座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镜像对称,且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延伸方向交叉,两个所述发射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上,两个所述发射模块发射的光线在相互靠近的一侧形成部分交叉。使得光发射模组的整体的视场角增大,从而提升光发射模组的广角范围,满足大角度的需求。
其中,所述基座还包括相对的第一底面和第一顶面,与所述第一底面连接且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斜面连接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斜面连接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在两个所述发射模块的连线的方向上,每个所述发射模块具有独立视场角,两个所述发射模块使所述光发射模组形成组合视场角;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形成第一交线,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侧面连接形成第二交线,所述第一交线和所述第二交线连接形成参考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参考面的夹角为倾斜角,所述倾斜角小于等于所述独立视场角的一半。使得两个发射模块发出的光线交叉时,光线的交叉点与光发射模组的距离位于光发射模组与目标物体之间,即目标物体能够被光线覆盖。
其中,所述发射模块包括基板、光源和匀光件,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或所述第二斜面,所述基板设光源腔,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腔内,所述匀光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覆盖所述光源腔。光源发光,光线经匀光件的导光和匀光后出射到目标物体上,可用于实现深度成像。
其中,所述匀光件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光源相对,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匀光件,所述光线从所述出光面出射;所述出光面设有包括多个微透镜的透镜阵列,所述透镜阵列用于改变所述光线出射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49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锁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适配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