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流能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33068.3 | 申请日: | 2019-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4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元峰;王海峰;马鹏飞;赵威;艾程柳;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3B13/22 | 分类号: | F03B1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安丽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流 发电 装置 | ||
1.一种海流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基体(1)、潜体(2)和牵引绳索(3);所述基体(1)漂浮于海面或悬浮于海面下1~3米;所述潜体(2)固定悬挂于基体(1)下方或独立悬浮于水下10~2000米;所述基体(1)与潜体(2)之间通过牵引绳索(3)连接;
发电装置工作时,基体(1)漂浮在海面或潜伏于水下1~3米的位置,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基体固定后,下放牵引绳索(3),潜体(2)携带叶轮和发电机下沉到达工作海域的海流能分布深度,即10~2000米范围的任意深度,携带发电机和叶片进行下潜,潜体(2)的结构设计成潜艇形状,并且配有尾翼,实现潜体下潜到海流分布深度时能够自动对流,保证其携带的发电机和叶轮能够捕获海流能发电;同时,潜体还通过牵引绳索与基体相连,下潜的深度可以通过调整牵引绳索进行调整;海流能驱动潜体(2)下方悬挂的叶片(208)旋转,进而推动发电机(207)将海流能转化为电能,发出的电能通过牵引绳索(3),直接输送到基体(1)船舱内的储能装置或控制系统中,进行存储或利用;
所述基体(1)为双船体结构,由两个中空结构的船体平行并排组合而成;所述基体(1)中间且位于两个船体(101)之间开有工位口(104),工位口(104)上下贯穿基体(1);每个船体(101)开有船舱门(103)和起吊孔(102);所述起吊孔(102)上下贯穿船体(101);船体的舱内部放置控制系统和储能系统;
所述潜体(2)包括:潜身(201)、尾翼(202)、电机支架(203)、导流罩(204)、发电机(207)和叶片(208);所述尾翼(202)位于潜身(201)后部,若干个尾翼(202)沿潜身(201)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电机支架(203)对称分布于潜身(201)两侧,电机支架(203)上开有轨道孔(209);所述轨道孔(209)上下贯穿电机支架(203),形状与起吊孔(102)保持一致;所述导流罩(204)通过导流罩支架(205)悬挂固定于电机支架(203)正下方,导流罩(204)呈圆锥筒形,前端筒口小,后端筒口大;所述发电机(207)位于导流罩(204)内部前端,与导流罩(204)同轴布置;所述叶片(208)位于发电机(207)和导流罩(204)之间,叶片(208)的根部与发电机(207)固定为一体,若干个叶片(208)沿发电机(207)中心轴圆周分布;所述发电机(207)和叶片(208)位于轨道孔(209)正下方,通过轨道(206)与轨道孔(20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流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孔(102)呈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流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口(104)呈长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流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身(201)呈圆柱或流线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流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的数量为3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流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叶片的数量为4个,4个叶片(208)沿发电机(207)中心轴圆周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330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浪能最大波能跟踪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海洋潮汐泵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