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块大小的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29222.X | 申请日: | 201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9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杭海存;葛士斌;王潇涵;纪刘榴;毕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B7/024;H04L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大小 确定 方法 通信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传输块的TBS的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通信装置确定n个中每个码字对应的数据块大小,n个码字对应于同一个传输块,n为大于1的整数;之后,通信装置根据n个码字中一个或多个码字的数据块大小,确定传输块的TBS。这样一来,在分集传输的场景下,通信装置能够确定合适的传输块的TBS,以便于实现对传输块的传输或者译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对于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以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的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业务为例,URLLC业务要求的可靠性高达99.999%。为了提高业务的可靠性,通信系统可以采用分集传输的模式。现有的协议仅仅考虑了空分复用场景下TBS的计算,尚未考虑到分集传输的场景下如何确定TBS。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TBS的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用于在分集传输的场景下确定传输块的TBS。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TBS的确定方法,包括:通信装置确定n个码字中每个码字的数据块大小,n个码字对应于同一个传输块,n为大于1的整数;之后,通信装置根据n个码字中的一个或多个码字的数据块大小,确定传输块的TBS。基于该技术方案,在分集传输的场景下,通信装置能够确定多个码字对应的同一个传输块的TBS。这样一来,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传输块的TBS,实现对该传输块的分集传输。若通信装置为终端,终端可以根据该传输块的TBS,实现对该传输块对应的多个码字的译码。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确定n个码字中每个码字的数据块大小,包括:根据n个码字中每个码字对应的控制信息,分别确定n个码字中每个码字的数据块大小。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根据n个码字中的一个或多个码字的数据块大小,确定传输块的TBS,包括:以n个码字中的一个码字的数据块大小作为传输块的TBS;或者,以n个码字的数据块大小中最小的数据块大小作为传输块的TBS;或者,以n个码字的数据块大小中最大的数据块大小作为传输块的TBS;或者,以n个码字的数据块大小的平均值作为传输块的TBS;或者,以n个码字的数据块大小之和作为传输块的TBS。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个码字的控制信息承载在同一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个码字的控制信息承载在不同的DCI中。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TBS的确定方法,包括:通信装置根据第一码字的时频资源、以及第一码字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确定第一码字对应的传输块的TBS;根据第一码字对应的传输块的TBS,确定第二码字对应的传输块的TBS;其中,第一码字和第二码字对应同一传输块。基于该技术方案,在第一码字和第二码字对应同一个传输块的场景下,也即传输块被分集传输的场景下,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第一码字所对应的传输块的TBS,确定第二码字对应的传输块的TBS。这样一来,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对第二码字的传输。若通信装置为终端,终端可以根据该传输块的TBS,实现对第一码字和第二码字的联合译码。
一种可能的设中,该方法还包括:通信装置根据第二码字对应的传输块的TBS、第二码字对应的时频资源、以及第二码字的调制方式,确定第二码字的码率。基于该设计,在第二码字的MCS索引对应的码率是预留值时,通信装置可以确定第二码字的码率。这样一来,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码字的码率,实现对第二码字的传输。若通信装置为终端,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二码字的码率,实现对第一码字和第二码字的联合译码。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码字的MCS的索引为28、29、30或者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92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