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顶循环系统及立体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24476.2 | 申请日: | 2019-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5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秀敏 |
| 主分类号: | E04B1/35 | 分类号: | E04B1/35 |
| 代理公司: | 11296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庆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 节点核心区 循环系统 拆装 支顶 工厂预制 方便性 可升降 上下层 相分离 保证 锚固 装配 钢筋 建造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顶循环系统及立体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法。使用本发明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时,每层的混凝土结构均以保证混凝土结构节点核心区完整为前提,划分为多个预制单元,在保证每层的各预制单元之间拆装顺畅的基础上,还可以保证上下层相对应的预制单元之间的拆装顺畅。配合可升降的支顶循环系统,由下至上循环进行预制直至设计项目最高层。按混凝土结构节点核心区划分的预制单元建造方便,能直接提高节点核心区的强度,间接地也能提高钢筋的锚固和连接强度。综上可知,通过本发明可实现工厂预制与现场装配相分离,实现“把可靠交给工厂,把方便送给现场”的目的,最终保障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和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顶循环系统及立体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于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是装配式建筑的主流结构。经过现代人 类几十年的努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持续发展,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 整升级,近年来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国式的装配式混凝土结 构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髙。
时至今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方法都采用二维平面预制,是在混凝土结构最重 要的节点核心区拆分,破坏了节点核心区的完整性,预制之后再装配连接也降低了节点核 心区的可靠性;同时,二维平面预制也必然带来三维立体装配的众多钢筋连接的困难。我 们认为:由工厂产出的构件产品是很好看的、工厂生产和现场安装都是很环保的、长远是 很有意义的;生产方式进步是很大的;但大多数生产方式还是简单的,生产的产品是基本 不能方便施工的;施工的结果争议不断,主要负面观点认为是不可靠的、麻烦的、昂贵的, 即使是美国、日本、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如此,这是由二维平面预 制三维立体安装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迫切地需要研发一种完全崭新的立体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 法以保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连接后节点核心区的可靠性,以及保证混凝土结构中钢筋 锚固和连接的可靠性,在保证这两者的情况下可以建造出结构抗震性能强于现浇混凝土结 构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同时可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装配率从50%以下极大地提高至 99%,即全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 用二维平面预制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后结构不可靠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 种上述方法中使用的支顶循环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立体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立体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预制厂房内或者平地 上,搭建包括施工平台在内的支顶循环系统;第二步,在施工平台上逐层预制混凝土结构; 第二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在第一层施工平台上先造出第一层混凝土结构、在 第二层施工平台上造出第二层混凝土结构,造第二层混凝土结构时以第一层混凝土结构为 基准,第二层的竖向钢筋与第一层的竖向钢筋预连接;步骤202,把第一层混凝土结构由 第二层混凝土结构之下拆分出来,即通过支顶循环系统顶起第二层施工平台,并将第一层 混凝土结构连带第一层施工平台由支顶循环系统上拆下;步骤203,通过支顶循环系统将 包括第二层混凝土结构在内的第二层施工平台降落到原第一层施工平台的位置并替换支 托;步骤204,支顶循环系统上段重新上升一层,在降下来的第二层混凝土结构的上方搭建第三层施工平台,并以第二层混凝土结构为基准在第三层施工平台上造出第三层混凝土结构;步骤205,循环以上步骤拆下下一层混凝土结构和下一层施工平台、降落包括上一 层混凝土结构在内的上一层施工平台并以其为基准向上继续搭建更上一层施工平台和造 出更上一层混凝土结构的过程,直到造出最高层的第N层混凝土结构;在第二步中,每一 层混凝土结构均包括多个按节点核心区拆分的预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秀敏,未经杨秀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4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梁养护房
- 下一篇:一种框架梁与人字斜撑整体安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