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相闭式循环氮气输送用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00318.3 | 申请日: | 2019-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军;宋长明;崔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艾尔康威物料输送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36;B65G53/34;B65G53/52;B65G53/46;B65G53/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相 循环 氮气 输送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相闭式循环氮气输送用控制装置,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分为三种工作模式:置换模式、闭式循环模式、开式循环模式以上模式均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通过采用浓相闭式循环氮气输送系统增加输送距离,耗能小,输送量大通过本控制方式实现的浓相闭式循环氮气输送系统综合利用率高,功能完善,氮气回收率高,控制系统中运用了大量的连锁控制,系统故障率大大降低,减少因为设备问题出现的系统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浓相闭式循环氮气输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浓相闭式循环氮气输送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利用闭式循环氮气输送系统,主要针对于稀相输送,输送距离近,耗能大,利用率低下,输送量小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浓相闭式循环氮气输送用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浓相闭式循环氮气输送用控制装置,包括仓泵进气阀、仓泵进料阀、仓泵来料仓、仓泵排气阀、仓泵料位计、仓泵出料阀、仓泵灰管压力变送器、仓泵排堵阀、仓泵助吹阀、储仓氮气保护阀、一次除尘器压差变速器、一次除尘器、#氮气隔离阀、呼吸阀、储仓高料位计、储仓压力变送器、氧气浓度分析仪、储仓、储仓温度变送器、储仓低料位计、二次除尘器、#氮气放空阀、氮气回管温度变送器、低压氮气储气罐、低压氮气补充阀、氮气回管压力变送器、前冷却器、氮气压缩机、#氮气放空阀、冷干机、高压氮气储气罐、高压氮气压力变送器、仪控氮气储气罐、仓泵泵体、#氮气隔离阀、PLC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连接管道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分为三种工作模式:置换模式、闭式循环模式、开式循环模式以上模式均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为现场触摸屏操作以及与DCS进行MODBUS TCP/IP通讯。
优选的,所述置换模式工作模式为:高压氮气管网高纯度氮气由系统高压补氮管线进入高压氮气储气罐中并通过仓泵进气阀、仓泵出料阀、仓泵助吹阀以及仓泵泵体后通过输送管线后进入储仓,同时打开#氮气隔离阀,关闭#氮气隔离阀,通过回风管让置换的氮气进入二次除尘器通过低压氮气储气罐后进入前冷却器同时开启氮气压缩机通过#氮气放空阀将含氧气浓度过大的氮气排放入大气中,整个系统置换是否完成根据氧气浓度分析仪检测到氧气浓度值决定,当氧气浓度分析仪检测到氧气浓度值低于设定的值(可修改)后,系统延时5分钟依次关闭#氮气隔离阀、仓泵进气阀、仓泵出料阀、仓泵助吹阀以及切断高压氮气管网高纯度氮气管网,其余设备正常开启工作,此时进入闭式循环工作模式。
优选的,所述闭式循环工作模式为:系统运行前需要将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脉冲仪打开,物料由仓泵来料仓通过仓泵进料阀落入仓泵泵体,泵体内的气体通过仓泵排气阀排放到仓泵来料仓内,当仓泵料位计发出料满报警后,系统将依次关闭仓泵进料阀、仓泵排气阀,此时物料下料完毕,依次开启仓泵出料阀、仓泵进气阀、仓泵助吹阀此时物料通过输送管道源源不断的进入储仓,储仓上一次除尘器实现气、固分离,气力输送过来的含尘气体首先通过一次除尘器过滤后,在经过二次除尘器过滤,并通过前冷却器冷却后,保证回路上的回气洁净不会对氮气压缩机造成污染或破坏,有效的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仓泵灰管压力变送器的值决定着输送的是否结束当仓泵灰管压力变送器值达到设定的下限值可修改时系统判定此流程输送结束,依次关闭仓泵进气阀延时T秒可修改关闭仓泵助吹阀、仓泵出料阀进入下一个进料阶。
优选的,开式工作模式是将#氮气隔离阀打开对大气排放,后续的氮气回收系统不参与工作全部气源依靠管网供气的非正常工作模式。
优选的,所述开车准备如下:
a、开车前应该进行单机试车及联动试车;
b、开车前仪表气源压力进行调校;
c、确认电动设备可正常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艾尔康威物料输送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艾尔康威物料输送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0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