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调理型抗病增产水溶肥助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93899.2 申请日: 2019-07-29
公开(公告)号: CN112299917A 公开(公告)日: 2021-02-02
发明(设计)人: 仲乃琴;蔡冬清;石莹莹;刘宁;赵盼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5G3/60 分类号: C05G3/60;C05G3/80
代理公司: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代理人: 张羽;戈丰
地址: 10010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土壤 调理 抗病 增产 水溶肥 助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调理型抗病增产水溶肥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枯草芽孢杆菌zzl‑002粉剂与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粉末按照质量比1:1‑5混合,得土壤调理型抗病增产水溶肥助剂。本发明提供的水溶肥助剂具有以下特点:1)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为纯生物制剂,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可以解决化学农药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微生物菌剂施入土壤后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对降低病害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3)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防治马铃薯疮痂病。4)本发明的肥料助剂,能减少肥料流失20‑30%,降低用量20‑30%。5)本发明提供的肥料助剂重量占比5‑10%。6)本发明方法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工艺简单、省工省力,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土壤调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化肥农药用量不断加大,加之连作等高强度种植模式,导致盐渍化现象普遍发生,土壤微生物生态日益恶化,土传病害逐年加重,给种植业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土传病害的病原菌大多长期在土壤和病残体中存活,并以多种形式进行传播,难以根除,而有效防控措施缺乏成为限制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研发化肥减施增效、土壤生境恢复、克服连作障碍、提升耕地地力的相关技术,是当前农业产业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水溶肥是一种速效性肥料,水溶性好、无残渣,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它的有效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一倍多,而且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配合滴灌系统需水量仅为普通化肥的30%,而施肥作业几乎可以不用人工,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水溶肥为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水溶肥易随水通过渗漏和径流损失,不仅影响养分利用率,而且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水溶肥专用助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调理型抗病增产肥料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枯草芽孢杆菌zzl-002粉剂与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粉末按照质量比1:1-5混合,得土壤调理型抗病增产水溶肥助剂;所述枯草芽孢杆菌zzl-002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枯草芽孢杆菌zzl-002在马铃薯固体培养基上活化3次,然后取1环于1000ml 马铃薯液体培养基,28℃下摇床培养2天,发酵液用旋转干燥法干燥成得枯草芽孢杆菌zzl-002粉剂;所述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置于水中,在50-90摄氏度下搅拌;2)加入碳酸铵水溶液并搅拌;3)加入正硅酸四乙酯,在温度30-50摄氏度下搅拌;4)于560-590 摄氏度下煅烧5-10小时;5)加入到聚乙烯亚胺的水溶液中,在50-70摄氏度下搅拌,并微波处理1-2小时后,于70-100摄氏度下干燥10-12小时,得到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粉末。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水溶肥混合物,包括水溶肥助剂与水溶肥,其重量比 5-10:90-95。

本发明提供的水溶肥助剂具有以下特点:1)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为纯生物制剂,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可以解决化学农药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微生物菌剂施入土壤后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对降低病害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3) 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防治马铃薯疮痂病。4)本发明的肥料助剂,能减少肥料流失20-30%,降低用量20-30%。5)本发明提供的肥料助剂重量占比5-10%。 6)本发明方法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工艺简单、省工省力,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20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置于2升水中,在50摄氏度下搅拌30 分钟。

2)往(1)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10mL碳酸铵(4克/升)水溶液,并搅拌40 分钟。

3)往(2)中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0mL正硅酸四乙酯,在温度30摄氏度下搅拌40小时,即得到二氧化硅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组成的混合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3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