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头成形模具和封头成形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93867.2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孟庆国;陈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51/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张巍 |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模具 方法 | ||
1.一种封头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封头成形模具实施,
所述封头成形模具,包括凸模、第一压边模和第二压边模,所述第一压边模围绕所述凸模的外侧设置,所述第二压边模对应所述第一压边模设置;
所述第一压边模正对所述第二压边模的一面设有曲面凸起,所述第二压边模正对所述第一压边模的一面设有与所述曲面凸起相适配的曲面凹槽;
板材放置于所述第二压边模上,所述第一压边模向所述第二压边模移动,将所述板材压于所述第一压边模和所述第二压边模之间;
所述凸模对所述板材进行压制成形,并在压制成形的过程中,减少所述第一压边模对所述板材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头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对所述板材进行压制成形,在压制成形的过程中,减少所述第一压边模对所述板材的压力,包括:
将所述凸模接触所述板材后的压制移动行程分为多个行程段,按各行程段的先后顺序,每个行程段开始前,依次减小所述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头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的直径为2000~2500毫米,所述板材的厚度为5~8毫米;
多个所述行程段包括自0毫米至100~230毫米的第一行程段、自100~230毫米至310~440毫米的第二行程段、自310~440毫米至380~510毫米的第三行程段和自380~510毫米至470~600毫米的第四行程段;
在所述第一行程段开始前,将压力降低至25500~26500千牛;
在所述第二行程段开始前,将压力降低至21500~22500千牛;
在所述第三行程段开始前,将压力降低至19500~20500千牛;
在所述第四行程段开始前,将压力降低至15500~16500千牛。
4.一种封头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凸模、所述第一压边模和所述第二压边模;
所述第一压边模围绕所述凸模的外侧设置,所述第二压边模对应所述第一压边模设置,所述凸模用于对所述板材压制成形,所述第一压边模用于可调压力地将所述板材压于所述第二压边模上。
所述第一压边模正对所述第二压边模的一面设有曲面凸起,所述第二压边模正对所述第一压边模的一面设有与所述曲面凸起相适配的曲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头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边模的底部靠近所述凸模处设有第一过渡弧面,所述第一过渡弧面与所述第二压边模靠近所述凸模的一侧面平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头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边模的底部设有第二过渡弧面,所述第二过渡弧面平滑连接所述第一过渡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头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边模的底部靠近与所述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处设有凸台,通过所述凸台顶在所述第二压边模上而止挡所述第一压边模向所述第二压边模继续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头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边模靠近所述凸模的一侧面与凸模之间存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头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是回转体,所述第一压边模呈与所述凸模同轴的环形,所述第二压边模对应所述第一压边模呈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头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模,所述凹模与所述第二压边模固定设置且正对所述凸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38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门
- 下一篇:一种土壤调理型抗病增产水溶肥助剂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