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构件建模与其施工图绘制相互联动编辑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91800.5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胡郑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钢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构件 建模 与其 施工图 绘制 相互 联动 编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构件建模与其施工图绘制相互联动编辑方法,包括:定义三维构件、关键位和子零件,关键位包括并限于里程桩号位、伸缩缝位、支座位、节点位、施工缝位、截面安装位、横隔板位、竖向加劲位、锚索位、锚箱位等,关键位在构件长度方向采用在位编辑标注;创建构件的顶平面、底平面及其关键位平面布置图;创建沿构件长度方向的放样状态的立面及其对应关键位立面布置图;创建对应构件关键位及需要详细设计位置处的断面图;将构件信息模型分别导入本地或云端参数性能评估系统、本地或云端力学安全评估系统,参数性能评估系统和力学安全评估系统分析完,将以图、表等方式直观展示,若系统评估满足,最后一键构件施工图绘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并不限于土木工程建筑、桥梁工程等行业设计软件三维构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维构件建模与其施工图绘制相互联动编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土木工程、桥梁工程等领域,构件设计软件采用对话框或表格输入二维信息,然后创建三维构件和绘制二维施工图,若发现施工图不正确,需重新回到对话框或表格修改模型数据,然后再进行重新设计和出施工图,这种传统软件设计理念,设计数据是从上到下是单向的,三维模型与二维施工图信息模型完全脱离,没有相互关联,不具联动性,导致若修改一个局部施工图,整个模型需要重新分析,不具通用建模功能,出错多且不直观,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为了使三维构件编辑器视口、平面编辑器视口、立面编辑器视口、断面编辑器视口的构件关键位和构件子零件信息模型实时相互联动更新,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构件建模与其施工图绘制相互联动编辑方法,可以解决构件出错问题、显示直观、节省大量设计成本和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三维构件建模与其施工图绘制相互联动编辑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构件设计信息缺失、不直观、不具通用建模功能、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等缺点,而且严重限制并阻碍了设计人员设计复杂构件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三维构件建模与其施工图绘制相互联动编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三维构件编辑器视口创建三维构件及其关键位,关键位包括并限于里程桩号位、伸缩缝位、支座位、施工缝位、截面安装位、横隔板位、竖向加劲位、锚索位、锚箱位等,这些关键位在构件长度方向采用在位编辑标注布置:(1)通过命令机制:输入构件所需安装截面、三维坐标点集;然后创建构件关键位,输入关键位类型、关键位布置表达式;(2)通过DXF文件导入包括并不限于道路中心线平曲线图层、竖曲线图层、安装截面名称、里程桩号图层、伸缩缝图层、支座图层、截面安装点图层等。通过(1)或者(2)两种方式创建三维构件及其关键位,并生成关键位在位编辑标注和关键位属性表,重复上述操作进行创建其他三维构件及其关键位,双击在位编辑标注或关键位属性表,进行构件关键位类型、步距、颜色、设计参数等参数属性修改编辑,同时分别更新平面编辑器视口、立面编辑器视口、断面编辑器视口对应构件关键位布置图和构件子零件信息模型,使四个视口对应构件信息模型实时相互联动更新。
步骤二:在平面编辑器视口创建对应三维构件的顶平面、底平面及其关键位平面布置图:(1)一键生成构件顶平面布置图;(2)一键生成构件底平面布置图;(3)一键生成抗剪键平面布置图;(4)一键生成其他平面布置图;(5)在顶平面、底平面布置图增加腹板设计;(6)在顶平面、底平面布置图增加加劲肋设计;(7)在顶平面、底平面布置图增加钢筋、钢束、齿块等布置设计;(8)在顶平面布置图增加钢横梁等布置设计;(9)在底平面布置图增加支座布置设计。(10)在顶平面、底平面布置图增加横隔系布置设计;(11)在顶平面布置图增加悬底板布置设计。(1)~(11)均生成构件关键位布置和构件子零件在位编辑标注和属性表,双击在位编辑标注或单击属性表,进行构件关键位类型、步距、颜色和设计参数等属性修改编辑,同时分别更新三维构件编辑器视口、立面编辑器视口、断面编辑器视口对应构件关键位布置图,使四个视口对应构件信息模型实时相互联动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钢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钢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1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