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层气高产储层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9207.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4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洲;周敏;鲜保安;曹运兴;赵利芳;杨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冯新志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评价参数 煤层气 评价标准 有效应力 裂隙 含气量 高产 煤层气勘探开发 发育 煤层气储层 公式计算 勘探开发 煤层气井 特征参数 优化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高产储层的评价方法,属于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评价参数的选择、各评价参数的获得,参照评价标准对步骤二获得的煤储层裂隙发育特征参数、有效应力参数、含气量参数进行一次评价,根据评价分值标准对一次评价所得结果进行二次评价,分别得到裂隙发育特征分值、有效应力分值、含气量分值,根据公式计算评价结果分值,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标准对计算得到的评价结果分值进行评价,得到煤层气储层评价结果。本发明以高产煤层气井为目标,精简了评价参数,优化了评价参数的获取方法,提出了评价标准,建立了评价方法,划分了评价结果。本发明可为煤层气的高效勘探开发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气高产储层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煤层气作为一种洁净能源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开始大规模开发并取得成功,巨大的 矿井安全效益、环境保护效益和资源潜力逐步的被人们认识。我国煤层气井下抽放开始较早, 但直到2006年以后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才进入初步产业化阶段。2011年我国煤层气产 量首次突破100亿m3,但随后增速逐渐减慢,到2015年煤层气抽采量为180亿m3,国家发 改委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提到2015年产量达到300亿m3的目标,未能实现。国家能源局出台 的相关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产量达到240亿m3,其中地面煤层气产量100亿m3,煤矿瓦斯 抽采140亿m3,依据目前的产量,仍不能实现目标。增产率低、产能转化率低、资源动用率低、单井产量低,是我国煤层气产业长期面临的困境。其中单井产量低是当前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的煤层气单井产量仅为400-500m3/d,是美国的1/4,澳大利亚的1/5。单井产量低严重的制约了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打击了从业者的积极性,动摇了投资者 的信心。因此,提出一种煤层气高产储层的评价方法,增加高产煤层气井的数量是亟待解决 的问题。
目前煤储层评价方法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评价参 数过多。常规的评价参数包括煤层单层厚度、累计厚度、资源丰度、煤体结构、煤层产状、 煤质特征、埋藏深度、变质程度、吸附饱和度、孔隙度、孔径分布特征、连通性、裂隙特征、 含气量、渗透率、兰氏体积、兰氏压力、储层压力、三轴地应力、解吸压力、临储比、盖层条件、水文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特征等,过多的评价参数使评价过程极其复杂,不利于现场企业单位掌握。第二,评价方法与现场生产脱节。目前采用的评价方法是根据开发区块取芯井或邻近煤矿井下采集到极少煤岩样品在实验室进行参数测试,而由于煤岩的高度非均质 性和脱离原位赋存条件后实验参数的不准确性,导致评价方法与现场生产脱节,不能获得煤 层气开发区块的实际煤储层特征。第三,评价结果准确性低。采取以上评价参数和评价方法 获得的评价结果与现场生产实践不符合。评价为煤储层低渗区块,在开发过程中出现高产煤 层气井;而评价为高渗区块开发中也有大量低产煤层气井出现。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煤层气高产储层的评价方法,以高产煤层气井为目标,为煤层 气的高效勘探开发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煤层气高产储层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可有效的评价和优选高产煤储层,对于提高单井产量,减少低产井数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层气是一种成煤过程中伴生的气体,自生自储,与天然气不同,赋存方式主要以吸附 在煤基质表面为主,游离在孔-裂隙之间为辅,少量溶解在煤层水中。煤层气开发过程机理是 通过排水降压,使煤层中的压力降低,吸附在煤基质表面的甲烷气体,脱附形成游离甲烷, 并通过裂隙和井筒运移到地表。因此,对于煤层气高产井来说最重要的主控因素是裂隙系统 和有效应力决定的渗透性、含气量。本发明提出的高产储层是指由地质因素造成的裂隙系统 发育、有效应力低、含气量高、煤层气井产量高等特征的煤储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9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